刘忠良对此深以为然。“目前国内企业还是不太了解国外市场,没有科学实验支撑从而长期游离于现代医学理论体系之外。”刘忠良表示,中药现代化是中药企业国际化必须要迈过的一个“槛”。
由于受传统中国文化的影响,我国中成药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但“走出去”的关键在欧洲。欧盟草药法令大限将至,而《中国药典》特别强调的中药标准全线升级,这使得中成药更加需要创新。
“随着人们崇尚自然疗法,及对中医药文化的日渐认同,中成药海外市场不断放量,可这并不是一场机会均等的盛宴。国外关于中草药设置的技术壁垒日渐提高,欲破发展难题,创新是不二法门。”一家中药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外草药生产企业参与竞争的也越来越多。
路径抉择
除了加快认证步伐、坚持技术创新外,路径选择也是不少企业的热点话题。有人认为,以药品身份先得到美国FDA认证,再逐步争取通过欧盟、日本等国的互认。如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第一个通过美国FDA的临床用药申请,进而赢得了相当大的市场。“药品认证之路将是叩开欧美大门的‘金钥匙’。”
但是,药品认证因中药本身的复杂性和高成本往往令许多企业望而止步。对此,也有人认为,通过销售终端突破的方式,走中医、中药同步发展的路子,更容易形成观念上的认同,进而赢得市场。
此外,广东一家中药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中药进入欧盟市场不能单打独斗,要通过开展文化交流和对外教育,从其内部攻破“技术壁垒”,内外结合。不过,这也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
谈及此,刘忠良颇有同感。他毫不忌讳地指出,中药出海没有固定的路径可遵循,主要还是得根据企业及产品自身的实际进行选择。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以海外代理商或开药店的传统渠道难以铺展开来,借力展开终端推广将成为一种权宜之计。
“另外,企业要善于发现国家扶持政策的亮点,结合自身的实际主动谋变,走特色路线。同时,应选择对传统药尤其是中药的认知度较高的国家进行注册认证。”刘忠良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海外注册+终端推广”现已成为很多中成药企业的首选路径。“这样的组合拳,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最适合中国特色的中成药企业。”李光亮给记者举例说,10月12日,越南多名专家就“脑卒中临床学术和华佗再造丸”临床应用与广东省中医院、奇星药业的科研人员开展了学术交流,其终端认同效果明显。
李光亮进一步解释:“今年初,在欧盟注册的工作就已经启动了,结合学术推广,这也正是今年奇星中成药出口能逆势保持20%以上增幅的原因所在。”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