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品归类 >> 搜索:防毒面具
29159000溴乙酸


别名溴醋酸【英文名】bromoaceticacid;bromoethanoicacid【CAS号】79-08-3【危险性类别】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皮肤致敏物,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分子式】C2H3BrO2;BrCH2COOH【外观与性状】无色晶体、或无色斜方六面晶体。【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健康危害】该品对粘膜、眼睛和皮肤可产生严重的局部反应;可引起眼和皮肤灼伤。动物中毒表现为胃肠炎、黄疸和肌无力。病理检查见心、肝、肾和肌肉均有明显退行性变。【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护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29159000溴乙酸异丙酯


别名溴醋酸异丙酯【英文名】isopropylbromoacetate;isopropylbromoethanoate【CAS号】29921-57-1【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分子式】C5H9BrO2【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炎症、痉挛,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护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29159000溴乙酰溴


别名溴化溴乙酰【英文名】bromoacetylbromide【CAS号】598-21-0【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分子式】C2H2BrO【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浅黄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碱类剧烈反应。遇水和乙醇发生剧烈反应,释出具有刺激性、腐蚀性的溴化氢烟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健康危害】有毒,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29159000异丁酸酐


别名异丁酐【英文名】isobutyricanhydride【CAS号】97-72-3【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分子式】C8H14O3【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主要用途】用作增塑剂及制取异丁酸酯等。【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可引起燃烧。遇低级醇和水起化学反应而分解。具有腐蚀性。【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痉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接触后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呕吐。【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防酸碱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29159000原丙酸三乙酯


别名原丙酸乙酯;1,1,1-三乙氧基丙烷【英文名】ethylorthopropionate;1,1,1-triethoxypropane【CAS号】115-80-0【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3【分子式】C9H20O3【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主要用途】用作分析试剂、胶片增感剂,并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和制药工业。【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29159000原甲酸三甲酯


别名原甲酸甲酯;三甲氧基甲烷【英文名】methylorthoformate;trimethoxymethane【CAS号】149-73-5【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分子式】C4H10O3【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避免眼睛接触,因其极易水解放出甲醇,甲醇可致眼睛失明。【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29161300甲基丙烯酸[稳定的]


别名异丁烯酸【英文名】methacrylicacid,stabilized;2-methylpropenoicacid;α-methylpropenoicacid【CAS号】79-41-4【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分子式】C4H6O2【外观与性状】无色结晶或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及聚合物制备【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健康危害】本品对鼻、喉有刺激性;高浓度接触可能引起肺部改变。对皮肤有刺激性,可致灼伤。眼接触可致灼伤,造成永久性损害。慢性影响:可能引起肺、肝、肾损害。对皮肤有致敏性,致敏后,即使接触极低水平的本品,也能引起皮肤刺痒和皮疹。【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酸碱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291619002-丁烯酸


别名巴豆酸【英文名】2-butenoicacid;crotonicacid【CAS号】3724-65-0【危险性类别】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分子式】C4H6O2【外观与性状】白色单斜针状或棱状结晶【主要用途】反式丁烯酸主要用于制合成树脂、增塑剂、药物,也用于其他有机合成【危险特性】可燃;受热分解有毒烟雾【健康危害】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痉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喘息、咳嗽、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29161900丙炔酸


【英文名】propynoicacid【CAS号】471-25-0【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3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急性毒性-经皮,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分子式】C3H2O2【外观与性状】无色粘稠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与甲醇在硫酸催化下生成丙炔酸甲酯,是生产抗病毒药物碘苷的原料【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与碱类剧烈反应。具有腐蚀性。【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痉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接触后出现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29161900丁烯酸甲酯


别名巴豆酸甲酯【英文名】butonoicacidmethylester;methylcrotonate【CAS号】623-43-8【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分子式】C5H8O2【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接触后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进出口外贸企业名录黄页
企业网站建设服务
企业分析报告
国际贸易数据
定制行业研究报告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