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实现互访,举行5次会晤,引领中俄战略协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新华社欧洲总分社社长总结2017年时写道,从瑞士小镇达沃斯,到欧洲大港汉堡,2017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两度出席在欧洲举行的大型国际会议,成为世界关注焦点,欧洲目光越发聚焦中国。
德法大选、英国脱欧,欧洲无论在政局、经济上都面临着改变。而在这一背景中,中国作为欧洲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中欧班列“朋友圈”越来越大,运输距离东西长1.3万余公里,连通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止到目前,我国稳定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已达35个,到达欧洲12个国家的34个城市,中欧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重要的物流通道。
中欧班列朋友圈壮大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杜伊斯堡市位于德国西部北威州的鲁尔工业区,拥有德国最大内河港口,是中欧班列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杜伊斯堡市长泽伦·林克表示,中欧班列给杜伊斯堡带来了无限商机,不仅带动了物流业发展,同时也将促进配套服务的完善。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官方数据,自2011年开行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已突破6000列。截至11月17日,2017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已突破3000列,创中欧班列年度开行数量历史新高,超过2011年至2016年六年开行数量的总和。
中欧班列运输距离东西长1.3万余公里,连通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止到目前,我国稳定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已达35个,到达欧洲12个国家的34个城市,中欧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重要的物流通道。数据显示,中欧班列的第一个1000列历时54个月完成、第二个1000列历时8.5个月、第三个1000列历时5.5个月、第四个1000列仅用了4.5个月。“到2020年,中欧铁路运输通道将基本完善,28个国内外重要枢纽节点基本建成”。
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沿线国家道路联通、贸易畅通,打造利益共同体的重要举措,目前,中欧班列已铺画运行线57条,国内开行城市达到35个,到达欧洲12个国家34个城市。
中俄领导人
保持年内5次“高频”会晤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在接受“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专访时表示,2017年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保持高水平运行的一年,也是两国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双边各领域交流机制不断巩固,两国关系发展根基扎得更深、更实、更牢。
李辉强调,中俄高层交往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掌舵引航。2017年中俄元首保持了年内5次会晤的高频率。同时,中俄民间交往为促进两国关系发展夯基搭桥。
他说,2017年是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成立20周年和俄中友协成立60周年,也是中俄媒体交流年收官之年,双方制定和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增进了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巩固了中俄关系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两国元首对民间交往给予高度重视,充分肯定两国民间交往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顺利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和为巩固中俄友好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
李辉说,近年来,除传统的能源和军工领域,两国在高铁领域合作也成为关注焦点。
目前,中国积极在俄远东地区发展商业。李辉就此表示,中俄远东开发合作正处在茁壮成长阶段,中国是俄远东地区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和主要外资来源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落户俄远东跨越式开发区和自由港。他说,中俄两国是远东开发的良好合作伙伴,在远东这片土地上大有作为。
中英“黄金时代”
打造“黄金成果”
2015年习近平访英,是中国国家主席10年来首度访问英国,英国方面表明习近平的访问打造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中国方面则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展开重构全球治理体制的新“峥嵘岁月”。
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曾自豪地宣布,“在西方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英国一样对中国的投资如此开放。”自2000年以来,作为中国在欧洲的首要投资目标国,英国共吸引了166亿美元来自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仅2015年就达到33亿美元)。
然而,这一切随着英国脱欧似乎有所变化。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美国与欧洲中心访问学者陆克指出, 2016年年6月23日,英国通过全民公投决定脱离欧盟。这一事件的副作用之一,便是中英未满一年的“蜜月期”刚刚开始,却面临提前结束。
但是在脱欧后的3个月,在回应两国关系是否发生变化时,首次来华的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英关系仍处在“黄金时期”,将进一步在经济、全球战略伙伴关系上跟中国探索新的可能。
而英国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宏观经济学主管妮娜表示,从短期来看,在英国最受关注的话题无疑是脱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依然是英国在脱欧后的黄金贸易合作伙伴。她表示,英国政府曾表示,希望与中国达成深远的经贸合作协议。而从长期来看,中国正在向第三产业及内需经济转型,中国也将成为英国乃至欧洲企业最看重的市场。
此外,英国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市场分析专家表示,整体大环境对人民币走势有积极作用。
2017年11月7日,英国主流大报《每日电讯报》纸质版和网络版同时刊登驻英国大使刘晓明署名文章。文中指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方略、新部署,必将为深化中英互利合作提供历史性机遇。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基础设施、能源、金融、高科技等领域务实合作,打造更多“黄金成果”,推动中英关系成为中西方关系的典范,成为中西方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楷模。
德国网红呼吁
默克尔学习中国经验
2017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时隔3年再次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从3年前春意渐浓的4月,到3年后草木繁盛的7月,短短3年间,习主席两次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这在中德双边关系历史上是罕见的,在中国外交史上也不多见。与此同时,德国总理默克尔已经十次访华,创西方国家领导人访华之最。如此密集的高层往来,为中德关系在高水平上持续运行提供了保障。
2016年,中国首次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16年,中德双边经贸额近1700亿美元。而德国也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投资国和技术引进国。
在第三方合作方面,“一带一路”合作是中德合作的一大亮点。德国非常支持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双方也在进行战略的对接。未来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如果能够进行第三方的合作,将为中德的合作提供更多的机遇。
此外,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存在不稳定因素,德国也希望学习其他国家的成功发展经验。这不就有德国朋友坐不住,呼吁德国总理默克尔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据德国媒体报道,在中国生活了10年的德国网红阿福,最近给总理默克尔写了封信,强烈呼吁德国学习中国缔造无现金社会的成功经验,“中国朋友一直在学习德国的工业4.0,是时候德国人也该向中国学习点什么了。”
报道称,相比中国近几年飞速推进的移动支付增长,类似于德国的很多欧洲国家都还停留在传统的纸币加硬币的现金时代。
中法关系“五十知天命”
2014年,在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署名文章。文章指出,今年(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我选择这一时机访法,是为了总结过去、传承友好、继往开来,推动中法关系更上一层楼。
文章还称,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中法关系50年的发展历程,为双方维持特殊友谊、走好共赢道路凝聚了许多有益经验和启迪。双方都认为,互尊互信、坦诚相待是中法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互利共赢、互惠共容是中法关系能够长期造福两国人民的根本出发点。独立自主、求同存异是中法在国际事务中实现协调和配合的精神基础。同舟共济、面向全球是中法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始终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不懈追求。
中国总理李克强于2015年访问法国。在访问前夕,李克强同样在《费加罗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再次提到“知天命”。文章指出,知天命,就是把握当今时代脉搏,顺应世界发展大势,认清各自面临的重任。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发展振兴是两国民心所向。
中欧班列线路
1.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全程约11000公里,运行时间约15天
2.中欧班列(成都~罗兹)。全程9965公里,运行时间约14天
3.中欧班列(郑州~汉堡)。全程10245公里,运行时间约15天
4.中欧班列(苏州~华沙)。全程11200公里,运行时间约15天
5.中欧班列(武汉~捷克、波兰)。全程10700公里左右,运行时间约15天
6.中欧班列(长沙~杜伊斯堡)。全程8047公里(或10090公里),运行时间13天(或15天)
7.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全程13052公里,运行时间约21天
8.中欧班列(哈尔滨~俄罗斯)。一列满载石油勘探设备的集装箱货运班列从哈尔滨香坊火车站开出,10天后它将到达俄罗斯中部比克良火车站
9.中欧班列(哈尔滨~汉堡)。全程9820公里
10.冀欧班列(保定~白俄罗斯明斯克)。全程约9500公里,用时12-14天左右
11.中欧班列(西宁~安特卫普)。运行全程约需12天
12.中欧班列(广州~莫斯科)。全程11500公里,共41节40HQ集装箱,用时15天到达目的地
13. 中欧班列(青岛~莫斯科)。全程7900公里,运行时间约22天,比海运运输节省约30天
14. 中欧班列(长春~汉堡)。全程约12-15天
信息来源:法制晚报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