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利好频现,“走出去”常沐春风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7/10/30 13:48:16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发布人:
  • 小杨

 “‘一带一路’倡议对‘走出去’企业来说是最大的政策利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在近日举行的2017中国企业“走出去”高峰论坛上表示,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享受着诸多政策利好。为促进企业“走出去”,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措施对促进今后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统筹规划引领是指路明灯

    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局长刘殿勋指出,今年5月份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实际上是开启了一个多国共商共建共享的重要平台,对加强区域合作,推动未来全球的快速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作出重要贡献。近四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过去四年是政策沟通不断深化的四年,是设施连通不断加强的四年,是贸易畅通不断提升的四年,是资金融通不断扩张的四年,也是民心相通不断促进的四年。“这些丰硕成果是对企业在外投资布局,甚至开展贸易的一个最大的环境利好、政策利好。”赵晋平表示,政府的规划和引领是企业“走出去”的指路明灯。 

    一是加强了统筹规划和协调,既包括国内政策体系的统一规划协调,同时也包括如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东道国政府之间的双边政策对话沟通,以便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完善贸易投资合作机制。如与投资目的地国家与地区签订投资协定,从制度的角度降低企业的贸易和投资成本,为企业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创造必要的制度和政策条件。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而言,这项工作正在加快进行。此外,利用已有的次区域合作平台,为加强相互的合作进行必要的政策协调,也是政府直接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是改革对外合作管理体制。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由过去的核准制变成备案制,在便利企业投资方面设立了基本条件,但这项改革进程并没有结束,尤其是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外汇管理等其他一些因素可能会对企业“走出去”投资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涉外经济管理制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对于企业‘走出去’和对外融资将日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是做好外交服务工作。中国驻外使馆经商处成为加强中资企业与所在国政府和企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五是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当前中国的投资促进体系日趋完善,不仅在国内形成了覆盖范围广泛的网络体系,而且其触角已开始向海外延伸。一些投资促进机构已在海外建立了相应的网络,为中国在东道国投资的企业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服务、政策咨询及其他方面的帮助。 

    财税金融发展援助添砖加瓦

    亚投行开业一周年,为亚洲7个发展中国家的9个项目提供了17.3亿美元贷款,带动投资额145亿美元;丝路基金自2014年2月创立以来,共签约15个项目,承诺投资金额累计约60亿美元;截至2016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600亿美元;中国进出口银行为1207个“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融资,签约金额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自2013年至今,共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和投资超过4400亿美元;截至2016年底,中国银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授信支持1000亿美元,跟进境外重大项目420个;工商银行储备412个项目,总投资金额3372亿美元;建行储备180多个“走出去”重大项目,信贷规模900亿美元。 

    财税、金融及发展援助等政策支持对“走出去”企业至关重要。赵晋平指出,近年来,中国在财税政策和金融支持,货币金融合作、组建地区性开发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信用保险和担保支持,促进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金融创新等方面给予了“走出去”企业以大力支持。 

    目前,中国签订双边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范围在逐渐扩大,近期也在“一带一路”地区及非洲的许多国家协商签署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以降低企业对外投资成本。此外,企业对外投资涉及的资金调拨、产品进出口相关业务,有关方面正在加强研究与之配套的国内税制改革和可行性建议,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税务服务。同时,中国一直在加强与投资东道国之间的金融合作,完善贸易和投资结算体系,探索有效利用政策性金融、商业银行等工具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我国的对外援助已进入稳固发展阶段,把发展援助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的领域有效结合在一起,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添加一份新的保障,这也是政府支持政策的重要体现。”赵晋平说。 

    风险防控与服务保驾护航 

    此外,我国还为企业的海外布局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和风险防控预警。 

    首先,在境外通过建设产业园区的方式,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目前,我国境外合作区域的建设初具规模,逐渐成为企业在海外投资的聚集地。截至2016年,中国企业共在36个国家(地区)建设境外合作区77个,累计实现投资241.9亿美元,入区企业1500多家,总产值700多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26.7亿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21.2万个。赵晋平指出,境外产业园区建设本身须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要建立一套良好的盈利模式,政府也应加大力度,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其次,强化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作用。中资企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协调政府和企业之间关系、“走出去”企业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联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次,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全球化时代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缺乏人才,因此,加大具备语言、技能、国际营销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培训成为当务之急。 

    当“走出去”的企业及人员在海外遭遇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等安全风险时,政府在为企业提供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