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常州天合、中电光伏、保利协鑫等光伏产业链的多家龙头企业的调查发现,随着产业成熟度提升,光伏产业虽保留着市场容量快速扩容、技术路线尚未稳定等新兴产业的特征,但已显现出低利润回报、低成本竞争的“传统化”趋势。
2009年底之前,光伏全产业链各环节的净利润率均保持在25%以上,作为原料的多晶硅产业拥有超过70%的暴利。相比2009年底,当前作为终端产品的光伏组件价格,已跌去66%以上,而生产成本只下降了53%。2013年,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到0.65美元/瓦,而上半年销售价格一路回升到0.7美元/瓦,下半年保持了基本稳定。2013年下半年,光伏产业链的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环节实现扭亏为盈,而原料端的多晶硅环节,因受到美国、韩国、欧盟等产品的低价倾销,仍处在亏损中。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处王世江博士说,从2011年三季度开始,在全球光伏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我国中小型光伏企业挑起了价格战,并最终在2012年年底形成全行业亏本销售的恶果。2012年底时,我国的光伏组件成本约为0.7美元/瓦,当时销售一瓦组件,企业就要亏损10美分。
春节前夕,多家光伏产业上市公司公布了2013年度业绩快报。航天机电、亿晶光电在“逆市”中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其中航天机电由2012年度的亏损8.9亿元到净利1.41亿元。海润光伏则刚好相反,由此前的盈利变为亏损。天威保变以2013年52亿元的预亏成绩单,成为迄今已披露年报上市公司中的亏损第一名。
目前,江苏省多家光伏企业负债率居高难下,企业低薄的利润很大一部分被贷款利息吞没。而且,商业银行对光伏企业贷款依然谨慎,大部分民营光伏企业仍受困于融资瓶颈。光伏产业高负债的根源在于,2010年初,我国在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光伏下游产业形成了一股投资热潮,银行贷款成为资金的主要来源。2011年上半年,扩张产能集中投产后,全行业很快陷入恶性价格战,并在2012年引发美国、欧盟的“双反”。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现金流,只能旧债未还再举新债,债务包袱越背越重。到2013年底,行业内龙头企业的负债率在80%-85%之间,个别企业达到90%以上。财务成本高是造成当前光伏企业沦为银行“打工仔”的另一重要原因。银行放给企业的贷款,绝大多数为期不到一年,企业只能利用多家银行不同还贷期的贷款来回折腾,频繁地把到期贷款还清再续贷。有些贷款借助担保公司担保才能得到,不仅产生1.5%-2%的担保费,还要被收取保证金,国有担保公司为贷款额的10%,有的民营担保公司高达20%。(来源:经济参考报)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