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力的三大铁矿石指数编制机构,正在积极与中国钢厂探讨使用各自指数的可能性。在新的定价模式试水期,中国自己的指数再次落后了一步,游戏规则的设定依然掌握在别人手中。
三大指数差异大
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力的铁矿石现货指数主要有三个,一是普氏能源资讯(Platts)的普氏指数,二是环球钢讯(SBB)的TSI指数,三是金属导报(MB)的MBIO指数。由于三个指数的编制方法不同,报价也就不尽相同,甚至趋势方向也不一样。上周五,普氏指数和TSI指数上涨,而MBIO指数则是下跌。
普氏指数是将矿山、贸易商、钢厂、货运商、金融机构等作为询价对象,每天普氏的编辑人员都会与他们联系,询问当天的交易情况和对价格怎么看,最终选出被认为在当天最有竞争力的价格作为“评估价格”。
TSI指数则更加重视每天的实际成交价格,钢厂、矿山和贸易商都是他们的询价对象,并且占比基本三三制,他们每天将实际成交价格上传,TSI的分析师通过整理计算和给予钢厂、矿山和贸易商同样的权重,最终归纳成两种品位(62%和58%)的进口铁矿石到天津港的到岸价。
MBIO指数则是以中国青岛港(CFR)62%品位铁矿石为基准,将所有56%~68%品位铁矿石折合为62%品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初推行季度定价时,矿山企业都基本选择以普氏指数为依据。这主要是因为普氏指数推出较早,并且在询价时给了矿山和贸易商更大的权重,而由于钢厂目前在谈判中的话语权还比较弱,也就只有被动接受。
国内指数权威性不够
从去年开始,国内一些钢铁信息咨询机构也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铁矿石指数。
如“我的钢铁”指数的编制方法主要是综合了进口矿和国产矿,进口矿是将南非、印尼和印度等进口的现货矿以及长协矿做加权平均,国产矿则是综合了国内主要铁矿生产地区当天的现货矿成交价格。
然而,这样的指数目前却还难以得到国际认可,一家制定国外指数的机构指出,国外矿山目前还是不太相信中国所做的铁矿石指数的权威性,而像国外的指数很多已经被运用在金融衍生品市场,如新加坡交易所等一些机构就是将TSI等指数作为结算标准,开发出了铁矿石掉期合同结算产品。
为了能够更被国际市场接受,“钢之家”选择了与金属导报合作。目前,MBIO指数除了采集矿山和贸易商的价格,还有一部分中国矿山与中国钢厂的成交价,就是由“钢之家”提供的。
目前铁矿石定价可以说是处于“战国时期”,如果更短期的定价机制已经不可逆转,中国就应该尽早在指数方面占据一定的影响力。比如中钢协出于公平原因,不一定要亲自制定指数,但可以推广一家第三方的指数,并建议国内钢厂和贸易企业尽可能选用。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