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丛林在“海西生物医药发展论坛”上说,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日益推进,以及福建省委、省政府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来重点培育,福建企业研发生物医药热情高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创新呈现出良好势头,收到显著成效。
据了解,2009年,福建省科技厅就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问题做了专题调研,从调研情况看,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有4个特点:一是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增加、地域范围迅速扩大,从过去主要集中于福州、厦门两地扩展到全省各地。2008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总产值仍达到117.84亿元;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1家(其中医疗器械生产企业5家),规模以上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中药及天然药物、生化原料药等生物技术制药企业52家,销售产值54亿元。二是企业在研生物医药项目大幅增长,从2007年的140多项增加到目前的近200项,其中企业为主研发的有119项,占了多数。三是药物研发档次不断提升,前些年该省在研一类新药基本没有,2009年超过25项,一旦实现产业化,每个单品种每年至少产生产值1亿元。目前这些在研项目多数已进入临床前或临床试验阶段,正处于蓄势待发、整体突破的关键阶段。四是企业研发投入力度明显加大。2006~2008年,全省生物医药产业新增投资为14亿元。厦门特宝3年科研开发经费投入近5600万元,占生产总值的31%。企业的大量投入有力地推动了产品的研发,全省生物医药产业科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同时,福建省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合作日趋活跃,成果加速转化。如厦门养生堂公司依托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诊断试剂和疫苗研究开发,并承担了厦大“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和“重组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等主要项目的产业化。泰宁汉堂生物制药公司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合作,在雷公藤甲素等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和雷公藤生物农药制备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目前已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签约,合作研究开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雷公藤免疫抑制剂新药。
丛林说,福建省生物医药研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生物医药产业也有了很大发展,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企业规模小、创新产品不多;科研力量相对薄弱,尤其是关键环节创新平台不够齐全;道地药材和大宗药材资源占有量大,但高附加值产品少,上升到新药研发基础薄弱;产业链发展不协调等。为此,近年来福建省加大了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十一五”以来,省科技厅在医药卫生领域共立项800多项目,安排科研计划经费超过亿元;2009年新上生物医药科研项目50项,经费3285万元;获得国家项目立项近30个,资助经费也超过亿元;开展生物医药平台建设项目55项。丛林表示,下一阶段福建省将进一步加大生物医药产业研究开发,推动创新药物研发和技术转化等公共服务平台、新药创制关键技术、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等方面工作的顺利实施。具体措施包括进一步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药物研发工作;鼓励企业加大新药研发经费投入,立足本省药物资源开展新药研发;进一步加强新药创制及重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平台建设,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抓好道地和大宗中药材GAP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开展雷公藤、短葶山麦冬、南方红豆杉、草珊瑚等道地中药材关键技术的研究,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国家GAP认证。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