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品归类 >> 搜索:初级形状比重≥0.94的聚乙烯 进
28141000


别名液氨;氨气【英文名】ammonia;liquidammonia【CAS号】7664-41-7【危险性类别】易燃气体,类别2加压气体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分子式】NH2【外观与性状】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主要用途】制硝酸、化肥、炸药【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8261990氟化铅


别名二氟化铅【英文名】leaddifluoride;leadfluoride【CAS号】7783-46-2【危险性类别】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致癌性,类别1B生殖毒性,类别1A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分子式】PbF2【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或粉末。【主要用途】用作红外线分光材料及同步加速器材料、熔接剂及除硫剂。【危险特性】能与碳化钙、氟剧烈反应。与硫酸反应可产生氟化氢。【健康危害】铅及其化合物损害造血、神经、消化系统及肾脏。职业中毒主要为慢性。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以运动功能受累较明显),重者出现铅中毒性脑病。消化系统表现有齿龈铅线、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腹绞痛见于中度及重度中毒病例。造血系统损害出现卟啉代谢障碍、贫血等。短时大量接触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中毒,表现类似重症慢性铅中毒。对肾脏损害多见于急性、亚急性或较重慢性病例。【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透气型防毒服。手防护:戴乳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9333100吡啶


别名氮杂苯【英文名】pyridine【CAS号】110-86-1【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分子式】C5H5N【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有恶臭【主要用途】用于制造维生素、磺胺类药、杀虫剂及塑料等。【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高温时分解,释出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与硫酸、硝酸、铬酸、发烟硫酸、氯磺酸、顺丁烯二酸酐、高氯酸银等剧烈反应,有爆炸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健康危害】急性吸入中毒:吸入蒸气后,轻症者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并有口苦、咽干、面色潮红、脉膊及呼吸加速、头痛、头胀、晕眩、嗜睡、恶心、呕吐、厌食、无力等。重症者有意识模糊、酒醉感、窒息感、抽搐、昏迷等。少数病例可出现以精神症状为主的表现。严重者尚可有肝、肾损害的表现。眼接触液体可引起灼伤。皮肤接触可发生光敏性皮炎,接触液体时间较长可引起灼伤。【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29241990丙烯酰胺


【英文名】acrylamide【CAS号】79-06-1【危险性类别】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皮肤致敏物,类别1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1B致癌性,类别1B生殖毒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分子式】C3H5NO【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固体,无气味。【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水溶性聚合物即聚丙烯酰胺。【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健康危害】本品是一种蓄积性的神经毒物,主要损害神经系统。轻度中毒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重度可引起小脑病变。中毒多为慢性经过,初起为神经衰弱综合征。继之发生周围神经病。出现四肢麻木,感觉异常,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抽搐,瘫痪等。重度中毒出现以小脑病变为主的中毒性脑病。出现震颤、步态反紊乱、共济失调,甚至大小便失禁或小便潴留。皮肤接触本品,可发生粗糙、角化、脱屑。本品中毒主要因皮肤吸收引起。【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29252100N-(4-氯-2-甲基苯基)-N′,N′-二甲基甲脒


别名杀虫脒【英文名】N-(4-chloro-o-tolyl)-N’,N’-dimethylformamidine;acron;fundex;nutox;chlordimeform【CAS号】6164-98-3【危险性类别】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分子式】C10H13ClN2【外观与性状】无色结晶。【主要用途】有机氮杀虫剂。有良好的内吸作用,有较好的杀虫、杀螨效果。主要用于防治水稻螟虫,也可用于防治棉花红蜘蛛、红铃虫和果树红蜘蛛、介壳虫等。一般稀释为300-500倍喷雾。每亩田约用杀虫脒原药50g。杀虫脒代谢产物的毒性问题曾有争议,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农业部门的规定。该品对蚕高毒,在蚕桑地区使用时应特别注意。不宜与碱性农药混用。【危险特性】本品可燃,有毒。【健康危害】本品主要毒作用表现为意识障碍、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及出血性膀胱炎。短期内大量经皮肤、呼吸道吸收及口服致中毒出现头昏、头痛、乏力、胸闷、恶心、嗜睡、紫绀、尿急、尿频、尿痛、血尿,甚至昏迷。部分中毒者可有心肌损害。血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升高,大于10%。【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生产操作或农业使用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工作服不准带至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29269090丙腈


别名乙基氰【英文名】propionitrile;ethylcyanide【CAS号】107-12-0【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急性毒性-经口,类别2急性毒性-经皮,类别1急性毒性-吸入,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A【分子式】C3H5N【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醚样气味。【主要用途】用作溶剂、中间体、绝缘液。【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健康危害】本品在体内析出氰离子,抑制呼吸酶,造成缺氧。急性中毒:轻症有头痛、头晕、乏力、胸闷、呼吸困难、心悸、恶心、呕吐等。重度中毒出现:前驱期:上呼吸道刺激、呼吸加快、头痛、头晕、胸闷;呼吸困难期:血压上升、脉速、心悸、皮肤呈鲜红色、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紫绀、昏迷等;麻痹期:持续昏迷、全身肌肉松驰、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吸收后可引起中毒。【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
29309090O,O-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


别名甲拌磷【英文名】O,O-diethylethylthiomethylphosphorodithioate;phorate;cyanamid-3911【CAS号】298-02-2【危险性类别】急性毒性-经口,类别2*急性毒性-经皮,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分子式】C7H17O2PS3【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有蒜臭的油状液体,工业品为棕黄色。【主要用途】农药中用于浸种、拌种,不能用于喷洒。【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磷、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健康危害】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神经生理功能紊乱。急性中毒:短期内接触(口服、吸入、皮肤、粘膜)大量引起急性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多汗、肌束震颤等。重者出现肺水肿、脑水肿、昏迷、呼吸麻痹。部分病例可有心、肝、肾损害。少数严重病例在意识恢复后数周或数月发生周围神经病。个别严重病例可发生迟发性猝死。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慢性中毒:尚有争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多汗、肌束震颤等。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生产操作或农业使用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工作服不准带至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29309090O-O-二甲基-S-[1,2-双(乙氧基甲酰)乙基]二硫代磷酸酯


别名马拉硫磷【英文名】1,2-bis(ethoxycarbonyl)ethylO,O-dimethylphosphorodithioate;malathion;forthion;carbofos【CAS号】121-75-5【危险性类别】皮肤致敏物,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分子式】C10H19O6PS2【外观与性状】无色到淡黄色油状液体,有蒜恶臭,工业品带深褐色。【主要用途】用作农药杀虫剂。【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磷、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健康危害】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神经生理功能紊乱。急性中毒:职业中毒不多见,多系口服引起。表现有头痛、头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多汗、肌束震颤等。重者出现肺水肿、脑水肿、昏迷、呼吸麻痹。部分病例可有心、肝、肾损害。少数严重病例在意识恢复后数周或数月发生周围神经病。个别严重病例可发生迟发性猝死。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慢性中毒:尚有争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多汗、肌束震颤等。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对皮肤有刺激和致敏作用,可引起皮炎。【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生产操作或农业使用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81121200铍粉


【英文名】berylliumpowder【CAS号】7440-41-7【危险性类别】易燃固体,类别2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急性毒性-吸入,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皮肤致敏物,类别1致癌性,类别1A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分子式】Be【外观与性状】钢灰色轻金属,质硬而有展性。【主要用途】用作宇航工程结构材料,核反应堆,X射线管制造,合金制造等。【危险特性】微细粉末遇强酸反应,放出氢气。与四氯化碳混合遇火花或闪火能燃烧。能与锂、磷剧烈反应。细小的铍粉和尘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燃的程度与粒子大小有关,超细铍粉接触空气时易自燃。【健康危害】短期大量接触可引起急性铍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化学性支气管炎或肺炎。肝脏往往肿大,有压痛,甚至出现黄疸。长期接触小量铍可发生慢性铍病。除无力、消瘦、食欲不振外,常有胸闷、胸痛、气短和咳嗽。X线肺部检查分三型:颗粒型、网织型和结节型。晚期可发生右心衰竭。皮肤病变有皮炎、溃疡及皮肤肉芽肿。【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作业工人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28301010硫化钠


别名臭碱【英文名】sodiumsulphide【CAS号】1313-82-2【危险性类别】(1)无水或含结晶水<30%:自热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2)含结晶水≥30%: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分子式】Na2S【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紫色的棱柱形晶体。【主要用途】硫化钠主要用作生皮脱毛剂,纸浆蒸煮剂,硫化染料的原料,染料中间体还原剂,织物染色媒染剂,矿石浮选剂,也可用作粘胶纤维脱硫剂以及生产硫氢化钠和多硫化钠原料等。【危险特性】腐蚀性物质。环境危险物质。【健康危害】硫化钠对皮肤有强腐蚀性,接触硫化钠溶液的工人手部皮肤发生皱裂,发红。操作时应加注意。误触皮肤,可用水冲洗。硫化钠飞沫或小块落入眼内立即用水冲洗15min后,送医院治疗。为了保护皮肤,建议经常用弱乙酸溶液擦手,然后涂以油质性软膏。注意保护眼睛。【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进出口外贸企业名录黄页
企业网站建设服务
企业分析报告
国际贸易数据
定制行业研究报告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