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品归类 >> 搜索:二氧化硅 粉末
3907999000铝圈底粉
外观:灰色粉末状|不饱和|成分含量:聚酯树脂&固化剂50-80%,钛白粉10-30%,助剂(安息香,流平剂等)2-4%,颜料:1-2%,填料(硫酸钡)3-10%,|单体单元的种类和比例:无|品牌:PPG|型号:PCTC70101YC|签约日期:无|用途:喷涂轮圈

3907910000色粉增加剂
外观:黑色粉末|是否饱和:不饱和|成分含量:聚酯混合物炭黑<2%,碳酸钙20-30%,颜料和矿物添加物1-5%,助剂3-6%|单体单元的种类和比例:聚酯树脂50-60%|品牌:无|型号:无|签约日期:2012年3月8日

3910000000聚硅氧烷
填充在气相色谱柱内,色谱柱连接在色谱仪器上进行理化分析;粉末;不溶于水;100%聚二甲基硅氧烷;OhioValley;无;2012.04.03;填充在气相色谱柱内,色谱柱连接在色谱仪器上进行理化分析

3913900000结冷胶
浅白色或本白色的粉末颗粒物|用微生物发酵方法制成的多糖聚合物糖浆经过生物发酵,热处理,提取,经干燥后磨碎而制成|100%结冷胶|CPkelco|kelcogelHMB|20120214|食品增稠剂,稳定剂,胶凝剂。产品主要供应给饮料厂、乳品厂

3913900000透明质酸钠(食用级)
白色粉末或颗粒状|以蛋白胨、酵母粉、葡萄糖为主要原料通过细菌发酵生产|100%透明质酸钠|福瑞达|食用级|2012.4.24|配制片剂、胶囊、颗粒剂、饮料等类型的保健食品或普通食品|分子式:(C14H20NO11Na)n

28070000发烟硫酸


别名硫酸和三氧化硫的混合物;焦硫酸【英文名】oleum【CAS号】8014-95-7【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分子式】H2O4S【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棕色油状稠厚的发烟液体,有强刺激臭。【主要用途】用作磺化剂,还广泛用于制造染料、炸药、硝化纤维以及药物等。【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能与普通金属发生反应,放出氢气而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灼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瘢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8261990氟化铅


别名二氟化铅【英文名】leaddifluoride;leadfluoride【CAS号】7783-46-2【危险性类别】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致癌性,类别1B生殖毒性,类别1A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分子式】PbF2【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或粉末。【主要用途】用作红外线分光材料及同步加速器材料、熔接剂及除硫剂。【危险特性】能与碳化钙、氟剧烈反应。与硫酸反应可产生氟化氢。【健康危害】铅及其化合物损害造血、神经、消化系统及肾脏。职业中毒主要为慢性。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以运动功能受累较明显),重者出现铅中毒性脑病。消化系统表现有齿龈铅线、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腹绞痛见于中度及重度中毒病例。造血系统损害出现卟啉代谢障碍、贫血等。短时大量接触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中毒,表现类似重症慢性铅中毒。对肾脏损害多见于急性、亚急性或较重慢性病例。【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透气型防毒服。手防护:戴乳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81121200铍粉


【英文名】berylliumpowder【CAS号】7440-41-7【危险性类别】易燃固体,类别2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急性毒性-吸入,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皮肤致敏物,类别1致癌性,类别1A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分子式】Be【外观与性状】钢灰色轻金属,质硬而有展性。【主要用途】用作宇航工程结构材料,核反应堆,X射线管制造,合金制造等。【危险特性】微细粉末遇强酸反应,放出氢气。与四氯化碳混合遇火花或闪火能燃烧。能与锂、磷剧烈反应。细小的铍粉和尘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燃的程度与粒子大小有关,超细铍粉接触空气时易自燃。【健康危害】短期大量接触可引起急性铍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化学性支气管炎或肺炎。肝脏往往肿大,有压痛,甚至出现黄疸。长期接触小量铍可发生慢性铍病。除无力、消瘦、食欲不振外,常有胸闷、胸痛、气短和咳嗽。X线肺部检查分三型:颗粒型、网织型和结节型。晚期可发生右心衰竭。皮肤病变有皮炎、溃疡及皮肤肉芽肿。【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作业工人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28342990硝酸铅


【英文名】leadnitrate【CAS号】10099-74-8【危险性类别】氧化性固体,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2致癌性,类别1B生殖毒性,类别1A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分子式】Pb(NO3)2【外观与性状】白色立方或单斜晶体。【主要用途】用于铅盐、媒染剂、烟花等的制造。【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遇易氧化物立即猛烈反应,着火爆炸。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健康危害】铅及其化合物损害造血、神经、消化系统及肾脏损害。职业中毒主要为慢性。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以运动功能受累较明显),重者出现铅中毒性脑病。消化系统表现有齿龈铅线、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腹绞痛见于中度及重度中毒病例。造血系统损害出现卟啉代谢障碍、贫血等。短时大量接触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中毒,表现类似重症慢性铅中毒。对肾脏损害多见于急性亚急性中毒或较重慢性病例。【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28371110氰化钠


别名山奈【英文名】sodiumcyanide【CAS号】143-33-9【危险性类别】急性毒性-经口,类别2急性毒性-经皮,类别1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生殖毒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分子式】NaCN【外观与性状】白色或灰色粉末状结晶,有微弱的氰化氢气味。【主要用途】用于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和淬火,并用于塑料、农药、医药、染料等有机合成工业。【危险特性】不燃。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发出微量氰化氢气体。【健康危害】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非骤死者临床分为4期:前驱期有粘膜刺激、呼吸加快加深、乏力、头痛;口服有舌尖、口腔发麻等。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长期接触小量氰化物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眼及上呼吸道刺激。可引起皮疹。【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进出口外贸企业名录黄页
企业网站建设服务
企业分析报告
国际贸易数据
定制行业研究报告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