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品归类 >> 搜索:卟啉
28299000碘酸铅


【英文名】leadiodate【CAS号】25659-31-8【危险性类别】氧化性固体,类别2致癌性,类别1B生殖毒性,类别1A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分子式】Pb(IO3)2【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主要用途】用于烟花配制及用作氧化剂。【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碘化物烟气。【健康危害】铅及其化合物损害造血、神经、消化系统及肾脏。职业中毒主要为慢性。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以运动功能受累较明显),重者出现铅中毒性脑病。消化系统表现有齿龈铅线、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腹绞痛见于中度及重度中毒病例。造血系统损害出现卟啉代谢障碍、贫血等。短时大量接触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中毒,表现类似重症慢性铅中毒。对肾脏损害多见于急性、亚急性中毒或较重慢性病例。【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8299000溴酸铅


【英文名】leadbromate【CAS号】34018-28-5【危险性类别】氧化性固体,类别2致癌性,类别1B生殖毒性,类别1A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分子式】Br2O6Pb【外观与性状】无色结晶【主要用途】用作分析试剂【危险特性】强氧化剂。能与可燃物、有机物或易氧化物质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和与少量水接触可导致燃烧或爆炸。【健康危害】铅及其化合物损害造血、神经、消化系统及肾脏。职业中毒主要为慢性。 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以运动功能受累较明显),重者出现铅中毒性脑病。消化系统表现有齿龈铅线。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腹绞痛见于中度及重度中毒病例。造血系统损害出现卟啉代谢障碍、贫血等。短时大量接触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中毒,表现类似重症慢性铅中毒。对肾脏损害多见于急性、亚急性中毒或较重慢性病例。【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作业工人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28351000亚磷酸二氢铅


别名二盐基亚磷酸铅【英文名】leadphosphite,dibasic;dibasicleadphosphite【CAS号】1344-40-7;12141-20-7【危险性类别】易燃固体,类别1致癌性,类别1B生殖毒性,类别1A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分子式】2PbO.PbHPO3.1/2H2O【外观与性状】白色微细针状结晶或粉末。【主要用途】用作聚氯乙烯的热稳定剂。【危险特性】遇到火星或遇热,易于燃烧,甚至在缺氧时燃烧仍能持续。【健康危害】铅及其化合物损害造血、神经、消化系统及肾脏。职业中毒主要为慢性。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以运动功能受累较明显),重者出现铅中毒性脑病。消化系统表现有齿龈铅线、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腹绞痛见于中等及较重病例。造血系统损害出现卟啉代谢障碍、贫血等。短时大量接触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铅中毒,表现类似重症慢性铅中毒。【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28399000硅酸铅


【英文名】leadsilicate【CAS号】10099-76-0;11120-22-2【危险性类别】致癌性,类别1B生殖毒性,类别1A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分子式】PbSiO3【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主要用途】用于陶瓷及耐火性纺织品,用于油漆及热稳定剂。【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蒸气。【健康危害】铅及其化合物损害造血、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肾脏。职业中毒主要为慢性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以运动功能受累较明显),重者出现铅中毒性脑病。消化系统表现有齿龈沿线、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腹绞痛见于中等及较重病例。造血系统损害出现卟啉代谢障碍、贫血等。短时大量接触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铅中毒,类似重症慢性铅中毒。【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戴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工作服。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29152990乙酸铅


别名醋酸铅【英文名】leadethanoate【CAS号】301-04-2【危险性类别】生殖毒性,类别1A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分子式】(CH3COO)2Pb【外观与性状】三水合醋酸铅为无色结晶、白色颗粒或粉末。【主要用途】用于制备各种铅盐(硼酸铅、硬脂酸铅等)、抗污涂料(醋酸铅与重铬酸钾作用可制取铬黄)、水质防护剂、颜料填充剂、涂料干燥剂、纤维染色剂以及重金属氰化过程的溶剂。【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健康危害】损害造血、神经、消化系统及肾脏。职业中毒主要为慢性。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以运动功能受累较明显),重者出现铅中毒性脑病。消化系统表现为齿龈铅线、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腹绞痛见于中等及较重病例。造血系统损害出现卟啉代谢障碍、贫血等。短时大量接触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铅中毒,表现类似重症慢性铅中毒。本品可经皮肤吸收,可致灼伤;对眼有刺激性【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带防尘口罩。必要时佩带防毒面具。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28261990氟化铅


别名二氟化铅【英文名】leaddifluoride;leadfluoride【CAS号】7783-46-2【危险性类别】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致癌性,类别1B生殖毒性,类别1A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分子式】PbF2【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或粉末。【主要用途】用作红外线分光材料及同步加速器材料、熔接剂及除硫剂。【危险特性】能与碳化钙、氟剧烈反应。与硫酸反应可产生氟化氢。【健康危害】铅及其化合物损害造血、神经、消化系统及肾脏。职业中毒主要为慢性。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以运动功能受累较明显),重者出现铅中毒性脑病。消化系统表现有齿龈铅线、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腹绞痛见于中度及重度中毒病例。造血系统损害出现卟啉代谢障碍、贫血等。短时大量接触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中毒,表现类似重症慢性铅中毒。对肾脏损害多见于急性、亚急性或较重慢性病例。【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透气型防毒服。手防护:戴乳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8342990硝酸铅


【英文名】leadnitrate【CAS号】10099-74-8【危险性类别】氧化性固体,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2致癌性,类别1B生殖毒性,类别1A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分子式】Pb(NO3)2【外观与性状】白色立方或单斜晶体。【主要用途】用于铅盐、媒染剂、烟花等的制造。【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遇易氧化物立即猛烈反应,着火爆炸。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健康危害】铅及其化合物损害造血、神经、消化系统及肾脏损害。职业中毒主要为慢性。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以运动功能受累较明显),重者出现铅中毒性脑病。消化系统表现有齿龈铅线、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腹绞痛见于中度及重度中毒病例。造血系统损害出现卟啉代谢障碍、贫血等。短时大量接触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中毒,表现类似重症慢性铅中毒。对肾脏损害多见于急性亚急性中毒或较重慢性病例。【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进出口外贸企业名录黄页
企业网站建设服务
企业分析报告
国际贸易数据
定制行业研究报告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