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中药材种植业面临重重困境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4/7/11 9:10:35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重茬问题仍是“老大难” 

  重茬问题是困扰中药材种植业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了。“绝大部分根、茎类药材都存在重茬问题,比如地黄,一般种植一年后必须换地,否则第二茬地黄的产量只有第一茬的30%-50%,如果再种第三茬,几乎没有产量。”北京时珍中草药技术研究所所长周成明表示。 

  据了解,人参、三七、西洋参等也都存在上述问题,在一块土地上只种一茬就不能再种。这些特性也导致了GAP认证中的一个难题:有些品种无法在一块通过GAP认证的土地上长期种植下去,而必须倒茬换地。“第一批通过GAP认证的80个品种中就有人参,但当初通过认证的人参基地现在恐怕已经找不到了。”王卫权说,人参30年一个轮作期,采收完后的地块就不能再种人参了。 

  资料显示,河北安国周边的土地比较适宜种植祁黄芪,1991~1992年时,祁黄芪的栽培面积高达数万亩,但是由于连续种植,地力下降,黄芪的根皮上均长了斑病,严重影响到其产量和品质。到2003~2004年,祁黄芪的种植面积缩小到只有几千亩,黄芪的产区迁延到了山东的文登、荣成一带及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祁黄芪的品牌也快消失了。甘肃岷县的当归、文峰的党参也存在这种情况,由于重茬问题无法解决,道地产区只好向周边迁延。 

   “对于中药材种植中的重茬问题,科研人员也从很多方面如微生物、自毒(分泌对自己有毒的物质)现象、土壤问题等做了研究,但是很难,不是一两个支撑计划就能解决的,还需要时间。目前从对人参的研究来看,好几个研究项目都没有解决这一问题,包括用一些有益菌、占位性菌,以生物防治的方式进行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广西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马小军研究员说。 

  马小军表示:“种植人参、三七都得砍树搭棚。东北本来植被覆盖很好,现在种过人参的地方都很难看,林业损失很大。如果能够解决重茬问题,在一块地上实现连续种植,对环境保护的意义也非常大。”马小军说,重茬问题主要是各种病如休根病等导致的。现在农业上对有些虫害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可以少用或不用农药。比如用一些有益至少是无害的菌把位置占了,有害菌无法生长(占位性菌).但在药用植物上,因为种植面积太小,成本问题成为应用的难点。 

  种源研究保护进展缓慢 

  发展中药材种植业,首先要有好的种源。但是,由于很多中药材品种中的野生药材已经基本绝迹,所以种源也就成了问题。即使有良好的种源,经过连续几代的种植也会出现退化现象。如地黄、丹参、板蓝根、人参等,人工栽培已有成熟的栽培品种,但分化、退化严重。研究种子种苗的纯正性是目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马小军说,面对种质退化,需要采取复状技术、育种技术等。“种子杂化后很多性状缺失,有效成分的含量和产量会下降,这就需要去杂纯化,把不好的淘汰掉,选择好的留下。但是,一代一代的提纯需要很长时间,这些工作育种科学家正在做,我们也花了很多时间在研究。” 

  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企业以及农户显然不行。专家认为,保护中药材种质资源,需要建立专业的中药材种子培育基地,采用运营农粮作物的方式,这样才能实现中药材的规模化、专业化运营。同时,野生中药材是研究中药材生物特性的最佳标本,要对现存的野生中药材进行特别保护,以维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要建立种子种苗的质量标准。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教授介绍,我国栽培的近160种中药材,基本还停留在使用农家品种或混杂群体的阶段。培育并经过审定或鉴定出品种的中药材仅有枸杞、红花、地黄、柴胡、五味子、人参等20余种,绝大部分中药材种子还没有质量标准。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报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