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开放指数”呈下滑趋势。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背景下,气候议题日益成为全球贸易竞争的关键领域,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通过构建以碳排放为核心的新型绿色贸易壁垒,希望主导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欧盟2020年3月发布的新版《循环经济行动计划》(CEAP)以及2023年10月生效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除CBAM之外,欧盟拟对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设置碳足迹准入门槛,如欧盟推出的《电池和废电池法规》,强制要求动力电池、工业电池产品提供碳足迹认证报告,意图从电池碳足迹标准上构筑绿色贸易壁垒,进而主导全球电池管理体系的话语权。以碳排放为核心的新型绿色贸易壁垒对全球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破解绿色贸易壁垒,刻不容缓。
相对于传统绿色贸易壁垒而言,以碳排放为核心的新型绿色贸易壁垒更具隐蔽性和复杂性。传统绿色贸易壁垒主要依托于环境法规、技术标准和检验检疫等政策工具,其影响通常局限于环保领域的特定产品。而以碳排放为核心的新型绿色贸易壁垒的政策设计,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为基础,涉及所有产生碳排放的行业,因此对全球贸易的影响也更为广泛和深远。
为有效应对新型绿色贸易壁垒,除了加快绿色能源转型外,构建中国特色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并实现国际互联互通互认,势在必行、意义重大。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整体推进。
加快出台我国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是做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按照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立足中国实际做好产品碳足迹国际通用核算方法和标准的本地化工作。我国应通过顶层设计,系统性地构建符合国际规则且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和标准。需要说明的是,今年10月和11月相继印发了《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和《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对加快完善我国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和规则标准提供了努力方向和基本遵循。
加强我国产品碳因子数据库建设是做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产品碳足迹的核算需要采集从企业端一直延伸到上游供应链的数据,高质量、可信赖的数据是保证碳足迹核算结果可靠的前提。产品碳足迹的核算需要结合企业实景数据和背景数据。实景数据,一般由企业自己提供,而对于无法追溯以及追溯极其困难的数据,可以使用具有行业和区域代表性的背景数据。数据质量越高,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也就越强。应充分发挥我国举国体制的优势,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建立多方参与、开放共享且真实反映我国实际情况的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
加强国际对话与交流,实现互联互通互认是做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产品碳足迹的核算涉及国民经济各大行业,因子数据库的建设须有较高的行业覆盖范围,再加上我国工业体系完整、不同地区工艺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因此,我国本土因子数据库的建设任务尤为艰巨。加快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既要立足本土实际,也要在国际通行规则基础上加强国际对话与交流,针对我国具有优势的领域,引领和重新定义国际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保障我国贸易安全。同时,通过积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国际互信,实现碳足迹核算方法体系、碳核算工具的互通互认。
加强产品碳足迹服务能力建设是做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快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碳排放认证机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碳排放标准认证体系。二是建设产品碳足迹信息披露平台,积极培育产品碳足迹监测、核算、评价、核查、认证等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三是建立产品碳足迹标识及推广应用机制,将产品碳足迹要求纳入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评价体系,鼓励企业主动将碳足迹纳入供应链管理,并带动供应商上下游协同打造绿色供应链,实现产业链协同降碳。同时,部署并积极建设产品碳足迹国家级创新平台,建立国家级技术机构和专家队伍,引进、培养专业人才,全面提升碳足迹从业人员的水平和能力。
总之,加快构建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既是破解新型绿色贸易壁垒、保障我国外贸安全、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型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方式与手段,意义深远。
(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研究员 李铎)
信息来源:人民论坛网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编译或摘编文章原文均来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