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保护主义抬头。一直标榜自由、开放的欧洲也在不断引入新的政策工具,为来自外国的投资设置监管障碍。2022年11月欧洲议会通过《关于扭曲内部市场的外国政府补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3年1月12日正式生效,7月12日开始正式实施。《条例》将对中国企业赴欧投资运营产生重大影响。在《条例》已经通过并即将实施的关键时刻,中国企业应当如何理解条例规定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应对潜在风险?在3月2日中国机电商会专家委员会大讲堂第26期《如何应对欧盟外国政府补贴条例》公益讲座上,英国高伟绅律师事务所反垄断业务组合伙人、大中华区反垄断业务主管柏勇建议中国企业应积极应对,维护好自身权益。本期大讲堂受到相关企业高度关注。
据了解,《条例》出台背后的逻辑在于,欧盟一直信奉投资的开放是欧盟保持竞争力的基础,但是开放必须基于公平的竞争环境。外国政府补贴可能会扭曲欧盟内部市场,破坏公平的竞争环境,因此必须加以控制。但是,既有机制无法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因此需要提出新的工具填补现行欧盟监管制度的空缺。在此基础上,欧盟出台《条例》,提出了“扭曲内部市场的外国政府补贴”的概念,并提出了“三步式”分析框架,即外国政府补贴、扭曲效果和权衡测试。
“《条例》仅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以及原则性规定,对于如何界定‘外国政府补贴’、如何认定‘扭曲效果’、如何进行‘权衡测试’,以及最终如何得出相关外国政府补贴扭曲内部市场的结论,尚缺乏细则和指南。”柏勇表示,基于经验,这可能会在《条例》实施若干年后才能基于总结执法经验制定细则和指南。因此,在《条例》实施后的若干年内,中国企业将面临巨大不确定性,需要依赖专业咨询机构与欧盟委员会保持密切有效沟通,争取在申报以及审查中取得有利的结果。
《条例》已经提出了分析框架和筛查工具,虽然欠缺细则和指南,但是已经具有操作基础。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唯有积极应对才能解决现实问题。对此,柏勇建议,在欧进行投资和运营的中国企业,务必深入学习和理解《条例》规定的分析框架和筛查工具,尽快建立完善合规体系,收集统计相关信息,并进行排查评估,准备应对方案。对于拟议进行的对欧投资和公共投标,在作出相关决策前,对项目风险需要进行认真评估,并对时间有合理预期。同时,一旦需要进行补贴申报或受到补贴审查,应积极运用欧盟法律规则维护自身权益。在《条例》正式实施之前以及之后一段时间,欧盟委员会必将进行一系列的立法工作,发布实施细则、指南,并在此前公开征求意见,建议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提交意见,表达诉求和关切。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本站转载、编译或摘编文章原文均来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