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七月份三点因素影响米市行情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6/7/8 10:18:29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稻强米弱”的格局是米企近些年来一直无法逾越的门槛,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加工的利润,当下国家持续实施稻谷最低保护价政策,使得此格局短期内或无法改变。如今2016年已过半,上半年对大米行业来说无淡旺季之分。那么进入七月份后,米市能否有新的起色呢?根据以下三点来看,中国粮油信息网分析师尹秀颖(笔者)认为国内米价将处于稳定之势,局部地区低端米价或有上调的可能。  

  原粮成本方面  

  经过上半年的消耗,国内基层粮源售罄,进入七月份后米企已从基层采购逐步转为国储拍买。由于国储稻谷拍卖持续推行的是顺价销售原则,使得相对缺东北粮产区粳稻及苏皖产区优质中晚籼稻稻价居高不下,至少七月内米企还将以国储拍买原粮为主,其中以15年产粳稻为例,三等粮最低成本为1.595元/斤,优质中晚籼稻成本为1.425元/斤,部分籼稻竞买激烈,最高成交价达1.535元/斤,因此,在原粮成本处于易涨难跌的背景下,笔者认为能够对米价构成一定的支撑。  

  副产品销售  

  除去原粮成本外,副产品行情低迷也坚定了米企对于后期大米挺价惜售的心理。一方面,自上半年以来米企副产品--碎米一直处于滞销的状态,积压了大量库存,无人问津。部分米企表示,碎米即使是定向销售的,随着气温缓慢回升,食品厂及啤酒厂需求也会有所放缓,本月碎米出厂价格较上月回落2分/斤。更有米企担心后期保管不当,造成更大的损失,无奈低价售卖。另一方面,本月米糠需求放缓,利用率下降后,糠价很难继续上行。且大米消费进入淡季后,走货滞缓及大米保管难度增加等利空因素制约,米企多维持间歇性开机,米糠日产出量少,无法弥补米企的加工利润。  

  进口大米方面  

  进口米已成为国产米主要竞争对手,进口量的多与少都牵动着米企的神经。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5月份中国进口大米432,866吨,环比增加24.61%。今年1月到5月期间中国大米进口量为1,772,680吨,同比增长75.06%,预计6月份进口大米到港量将继续呈有增无减的态势,全年进口量或将超出去年350万吨的总量。但相对于优质米来说,今年东南亚国家干旱导致冬春季米供应略显不足,而夏秋季新米刚刚收割,进口至国内仍需一段时间,因此短期内优质米仍有上行的可能,借此也为国内的米价提供支撑。  

  综合以上三点因素,笔者预计七月份东北米价将持续保持坚挺,米价不易回落,但基于南北方米价价差偏大,大米走货将延续滞缓的状态。南方产区籼米将保持稳定,虽有新季早籼米陆续上市,但早籼米用于食用量较低,整体对其他品种米价影响有限,建议米厂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尽量控制原粮低库存,便于资金的灵活运用。同时密切留意湖北产区新季中晚籼稻在收割上市后对原粮加工成本的影响。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