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高库存困扰服装业 挖潜内需转型升级是出路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6/1/5 16:09:07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服装制造产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是现代科技与时尚文化融合的产业。而面对当下多元挑战,无论是生产型企业还是流通型企业,中国服装制造业普遍面临成本上涨、市场竞争加剧和资金短缺等问题。“十二五”期间,服装制造业经历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艰难时期。在这个5年的初期,在“十一五”期间快速成长的惯性推动下,整个行业依然保持着高速度的发展,但从2012年开始,国内市场消费增长乏力,很多服装品牌都经历着市场寒冬,高库存引发关店潮,销售业绩均大幅下滑。 
  
  “我国服装企业即使未来15年不制造不生产,现有的库存也足够满足全国人民的需求。”国内服装行业战略专家杨大筠认为,中国服装行业产能过剩是粗放、野蛮式成长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当市场需求发生质的改变,企业会在优胜劣汰中找到生长点,对服装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挖掘内需潜力借力“一带一路” 
  
  产能过剩对应高库存,创新能力的薄弱导致同质化经营,单点单产品单业务盈利结构发生变化,未来随着渠道扁平化的深入发展,赢利空间也会越来越小,这些问题均需要服装行业实现实实在在的、高品质的转型升级来解决。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构建产业新体系,是当下服装制造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资深服装评论家田先生接受本网记者采访,他认为传统的大工业化生产模式突然面临个性化消费市场的改革,没有办法适应,必然会产生库存积压,不少品牌也在这个过程中要承受资金链断裂的重压。大家都在谋求新的发展方向,有的品牌转向定制类生产,以市场决定生产。例如内衣品牌“都市丽人”,在没有完全抛弃大规模生产的前提下,精准定位二三线城市,规避掉高端市场可能由此产生的积压风险,用良好的性价比吸引消费者,反而获得了很好的生存空间。 
  
  消费者和制造者关系正在重构,服装制造者要掌握新的服装消费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引导消费新趋势则是抢占市场的捷径,满足消费需求多样化、个性化、时尚化成为主流,有利于推动消费结构加速升级。 
  
  中央提出,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往需求端单侧模式造成了产能过剩,成本过高,生产要素产出效率低等弊端,如今要改变思考方向,多从供给端想办法,提高效率,挖掘潜力,从供给端创造更多有效需求。 
  
  齐鲁证券财经分析师吴先生为记者介绍,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目标的实现,我国衣着消费支出至少有7500亿元的增量空间。同时,城镇化率提高、城乡差距缩小也将带动国内纺织品消费需求扩大。大量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将迁移至城镇定居,这部分人口将带动千亿以上的衣着消费增量,一带一路,西部市场开发也将为中国服装制造业提供充足的消量空间。 
  
  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景南许景南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现在要走向世界,从哪里找到突破口?‘一带一路’就是突破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很友好的国家,经贸往来频繁。同时‘一带一路’刚好和我们的历史文化相接近,所以‘一带一路’是我们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双方共赢的好机会,也是非常好的载体。”匹克作为运动服装行业的领军品牌,也在加快国际化产业布局,提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商标注册,源于品质优良和技术创新,开拓境外市场也得到当地政府机构的保护和重视。除此之外,匹克与伊朗、巴勒斯坦、黎巴嫩等国家级运动队及国际赛事的合作使得匹克的国际影响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在2014年世界杯篮球赛现场,中国元素、匹克元素处处可见,为中国体育品牌走出去打下了良好基础。 
  
  “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制造业发展,“制造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构建产业新体系的主要命题,因此,“十三五”时期被业内称为是中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决胜阶段。服装是纺织产业重要的符号,是产业升级的转型重点。在中国从纺织业大国转型纺织业强国的过程中,服装制造业完全可以借机重塑价值,进而在新环境下迸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互联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从近几年产业环境的变化和产业自身的探索来看,服装产业的中国制造必须加快信息化、工业化和服务化进程。 
  
  信息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服装产业要不断加快对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改造,进行柔性化生产,实现快速反应。也就是说,服装产业必须加快全产业链的信息化进程。 
  
  服装电商企业韩都衣舍副总经理贾鹏告诉记者,韩都衣舍近几年的突飞猛进可以说与互联网信息化密切相关,积极利用大数据,不论是是服装的销售曲线,还是客户评价,都可以第一时间采集并加以统计分析,迅速指导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整个供应链都做到有据可查,只生产消费者喜欢的款式,打造出了一个快速反应、柔性高效的柔性供应链仓储模式,对产品销量能够做出合理预测和有效规划,从而能够始终牢牢的把控市场动向,在完成销售目标的同时,可以保证较高的售罄率,避免了库存积压等问题。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杰为本网记者介绍恒天集团将互联网技术和传统纺机制造紧密结合,利用新纤维材料,创造工业试点的产品,实现其数字化、连续化、自动化。“我们将传统的纺织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跟互联网技术进行结合,推出中国版工业4.0的纺织成套产品,并在银川市落地建设了一个标准的12.5万吨的标准数字化车间,同等规模的工厂,原来至少需要一万名工人操作,如今,却只需要几百名工人操作电脑即可完成生产和管理,实现工业4.0的概念”,张杰说。 
  
  传统品牌也应积极拥抱“互联网+”,线上线下相互融通,实现从困境中突围。服装是衣食住行的生活基点,是美好感觉的时尚原点,要通过提升创意设计基础能力、研究发布流行趋势与色彩体系、加强创意设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品牌内涵、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服装行业大规模制造、同质化生产、强推式铺货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过去。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可以预计,未来服装行业个性定制、智能制造和柔性生产将成为常态,诸多服装企业已经在这方面开展探索和尝试,将会带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产品升级换代。 
  
  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中心总监刘翔接受本网记者采访,他介绍:目前匹克已经在全球建立四大研发中心,同步国际流行趋势和高新技术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生产不再等待市场消耗,而是整合信息数据,做到前瞻市场,预测消费新趋势。生产制造不再被动,市场目标明确,产能合理配置,企业才可以良性发展。 
  
  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原属于制造或工业环节的内容,逐步分离出来并形成独立的产业,且更加专业化、规模化、效益化,这就是“产业服务化,服务产业化”。通过个性化设计和定制的解决方案,推进服务引导制造的先进业态和商业模式,拓展产品功能、提高交易效率、满足深层次需求。 
  
  服装产业服务化,必将推进发展动力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我们期盼在服装产业内部分化或从产业外部进入,形成一批新的信息、物流、金融、文化等专业化服务性的企业或平台化企业,从而能够适应和引导新的服装消费趋势。 
  
  对于下一个5年,是服装制造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冲刺阶段,服装产业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先导产业,要抓住这个机遇,克服发展困难,努力适应新常态,提升创新高度,推动品牌和市场不断发展。 

  来源:新华网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