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钢铁业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业内人士认为,近日传出的外资控股国内钢铁企业禁令被放开的消息有利于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同时,专家鼓励国内钢铁企业应该把握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近日,外资控股国内钢铁企业禁令被放开的消息,在钢铁行业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尽管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外资的进入或为低迷的中国钢铁业带来生机,但也有企业对外资进入带来的压力表示担忧。
对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即便没有外资进入,中国钢铁行业的整合重组、优胜劣汰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国内钢铁行业深陷产能过剩、利润微薄困境的状况下,外资进入有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步伐,这对于国内相关企业而言是好事。国内钢铁企业应该把握机会,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合作,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有破才有立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近日公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将于2015年4月10日起施行,其中明确将钢铁行业纳入外资鼓励条目,将不再保留对钢铁等行业的外资股比限制。这意味着,已经实行九年之久的外资控股国内钢铁企业禁令正式放开。
消息一出,有人欢喜有人忧。喜的是,外资进入有助于解决国内企业面临的资金和技术难题;忧的是,在环保成本不断提高后,企业还得面对外资的冲击,生存环境将更加严峻。
对此,有业内人士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钢铁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但在目前国内钢铁市场产能过剩严重、众多企业生存艰难的状况下,即使外资不进入,也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他认为,钢铁企业的重组整合、优胜劣汰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是一个行业发展的规律。此时放开外资控股比,不仅有助于缓解国内企业的资金负担,对于国内钢铁行业乃至制造业整体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也有重要作用。“这对于国内相关企业而言是好事。”业内人士强调。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也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在缩减低端过剩产能、提升整体产业水平方面,近年来国家层面很重视,钢铁行业自身也一直在努力,但效果有限,外资的进入或许会改变这一局面。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钢铁产能增至11亿吨,居世界第一位,但利润率却越来越低,从2004年的8.11%一路下滑到2014年的0.85%。“国内钢铁企业目前都在拼成本,除个别央企和比较有特色的企业外,其他企业要生存下去是非常困难的。”一位钢铁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
合作迎新生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现在,无论是行业还是大环境都发生了改变,国内钢铁行业在国际上已经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因此此时外资进入应该不会再是简单的资金进入,而应该伴随着技术,特别是高端原材料生产技术。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钢铁企业应该借此机会积极参与合作,共同提升低端原材料制造水平”。
上述观察人士也表示,如果国外巨头控股了国内钢铁企业,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销分配,这也有利于我国钢铁企业“走出去”,进行产能转移。
白明也表示,外资进入确实会给国内钢铁企业带来冲击,但除了压力外,合作还是主要方面。中国相关企业应该借助合作机会,提升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家电和汽车行业都是这方面的先例。”白明补充说。
尽管国内对放开外资控股比有着良好的愿景,但这项政策具体能带来什么好处还取决于国外投资者的态度。有悲观者就认为政策出台太晚,中国钢铁业对外资吸引力不再。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外资进入主要看中的是中国国内巨大的市场。尽管目前国内钢铁企业众多,但主要集中于低端市场,大量高端产品依然依靠进口。此外,他还认为,眼下中国钢铁企业正处于几十年来的行业低点,外资选择此时介入,时机和成本也恰到好处。
白明也认同上述看法,他表示,中国现在主要面临的难题是低端产品过剩,高端市场前景依然广阔。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中国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中国有能力承接国外的产业转移。
事实上,一些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商也对中国的钢铁产量需求表示看好。力拓亚洲区总裁阿兰•史密斯就认为,中国钢铁产能扩张将持续到2030年。
来源:国际商报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