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革命”尚不足以改变已有的原油格局,这也意味着欧佩克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将页岩油企业淘汰出局。从去年(2014年)7月以来,伴随利比亚恢复原油出口,国际油价已经跌逾50%,可谓“熊冠寰宇”。虽如此,欧佩克仍然不可能减产罢休。
2014年,对于所有产油国而言,是令人铭记的一年。欧佩克国家之所以要将“价格战”打到底,并非置自身利益与不顾,而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市场份额不受威胁。
欧佩克现有12个成员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在这次“价格战”中,冲锋陷阵者是沙特阿拉伯。作为中东地区最大的产油国,沙特目前主动减产概率更是小之又小。页岩油对全球原油市场的影响类似上世纪北海油田开发。当时,沙特采取减少产量以维持高价的策略,最终深受其害。
很显然,这一次沙特的策略明显与前一次相反,其之所以打响“价格战”,目的显而易见:只要国际油价跌到一定水平,产油成本较高的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就会被迫减产,甚至退出市场。
从历史上来看,页岩油的出现与上世纪北海油田开发对于全球油市的影响十分相似。上世纪70年代中前期,北海油田开始出产原油。此后几年,经过大规模开发,北海原油产量迅速激增。
1975年至1985年的短短十年间,主要出产国英国的原油产量已从1万桶/日暴增至270万桶/日。而沙特为了维持原油价格,不断降低本国产量,到1985年其产量已由最高峰的1000万桶/日缩水至300万桶/日。眼见市场份额不断下滑,虽然油价得以维持高位,但自己反而成了高油价最大的牺牲者。1985年12月,沙特宣布了重获原油市场份额的意图,油价随即开始下跌,从1985年11月巅峰时期的31.72美元/桶最低跌至次年3月的10.42美元。油价暴跌的后果令当时生产成本最高的美国原油生产企业接连破产。
沙特此次如此应对的根本原因在于页岩革命令美国原油产量大幅增加,打破了原有的供需平衡。前几年,由于利比亚战争以及伊拉克产能尚处在恢复过程中,页岩油对于全球原油市场的影响并未体现。不过,去年(2014年)7月初利比亚政府恢复原油出口后,该国原油产量迅速从7月初的20多万桶/日激增至9月末的90万桶/日,彻底打破了之前原油市场的供需平衡。
目前来看,尽管国际油价暴跌,但暂时并未严重影响页岩油产量。未来若纽约布伦特(BRENT)油价跌破40美元/桶,部分页岩油企业将出现破产。数据显示,去年(2014年)10月新井开采许可环比大减15%,预计2015年年中美国原油产量增速将开始放缓。因此,为了消除美国页岩油这个新兴石油供应源的威胁,以沙特为首的OPEC产油国暂时还不会主动减产,以便保住其主导全球石油市场的地位。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