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对于苯酚市场来说,新增产能不断释放成为引人注目的消息,而反倾销措施即将到期,对于业者来说无异于高悬着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2015年的苯酚市场注定是动荡起伏的一年,产能布局发生变化,产能过剩阴影笼罩下,行业或面临洗牌,价格战一触即发。”中国石油东北销售公司朱处长说。
新增产能巨大
进入2015年,中石化三井25万吨/年苯酚、西萨化工25万吨/年苯酚、台湾化纤30万吨/年苯酚将在一季度全部投产,且实现商业化运营。目前中石化三井新酚酮装置已经出料,业者心态受到打压,对于后市均持悲观心态。
“上述3套装置集中在华东地区,华东苯酚产能增加至153.5万吨/年,占到全国的60%以上,苯酚月产能将增加6.7万吨。其下游双酚A位于华东的新增产能有56万吨,2015年预计华东双酚A产能将消耗原料苯酚105万吨左右,苯酚仍将有一定量流入当地市场和华北、华中市场。货源流通或将更加频繁,对于市场形成压力。”朱处长说。
据了解,我国苯酚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自给率在50%左右徘徊。但随着最近几年国内酚酮装置快速上马,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从2011年底到2013年,苯酚国内产能几乎翻番,如今一批项目建成投产,行业竞争压力不言而喻。
据统计,2015年,国内苯酚计划新增产量将达到80万吨,产能将达到250万吨,较2014年增长48%。届时产能过剩将加剧,市场角逐将更加激烈。
反倾销到期在即
根据商务部1月20日公布的《关于2015年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到期情况的公告》,对原产于日本、韩国、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进口苯酚反倾销措施将于2015年1月30日到期。
中国内地苯酚反倾销措施始于2004年2月1日,期限为5年。2010年1月30日,商务部再次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苯酚继续实施为期5年的反倾销措施。
现在,持续了10年的苯酚反倾销措施即将结束。据了解,国内苯酚厂家暂未提出复审申请,主要是国内苯酚产业供应已经足够,另一方面则是在国内苯酚进口贸易方式占比中,2014年一般贸易出现明显减量,相较于2013年减少了17%,早已摆脱了依赖进口、被动挨打的局面。
产品出口压力大
据统计,我国苯酚净进口量在2011年达到72.4万吨的高峰后迅速转头向下,2012年降至57万吨,2013年更进一步降至近36万吨,只相当于2011年的一半。2014年前11个月为19.6万吨。进口逐年减少的数据成为我国苯酚产能不断激增的印证。同时出口正在增加。2014年1~11月份,国内苯酚出口3.6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924%。
2015年三套新建酚酮装置投产后,中国市场进口量也将继续下降,这对主要以我国为进口目标的韩国和日本等国造成冲击。同时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或将开始寻找新的出口市场。但是随着反倾销结束,国外产品增加了成本优势,国内厂家开拓市场将更加艰难。
不仅如此,日本及欧美苯酚以来料加工复出口方式大量进入国内市场,相较于2013年增加了11%,也对国内市场出口形成压力。
“但2014年3月5日,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中国台湾和美国的苯酚作出反倾销初裁。其中,对台湾地区企业征收46.07~193.9美元/吨的临时反倾销税;对美国企业反倾销税为146.09美元/吨。对中国内地厂家来说,选择向印度出口或许是一条化解产能过剩的路子。”朱处长说。
需求增速放缓
相对于苯酚快速增加的产能,下游双酚A扩能步伐明显滞后。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双酚A新增产能将达到68万吨,预计消化苯酚60万吨。且从双酚A新建厂家来看,多数厂家是与苯酚配套生产,2015年双酚A将成为苯酚的主要下游行业。
剩余苯酚产能将依赖酚醛树脂行业或出口来消化。但酚醛树脂低迷行情在2014年度表现得淋漓尽致,“旺季不旺,淡季不淡”已是业者的共识。目前市场维持在偏弱格局,对于原料需求难以放量。
另外,由于国际油价连续重挫,以芳烃为主的龙头产品都大约存有50%的跌幅。苯酚原料成本连续下跌,当前苯酚主流工厂不得不选择挂牌保价,然而一些经销商看空情绪下出现超低价卖盘,使得苯酚市场价格仍在创新低。
综上所述,随着新增产能释放,市场竞争愈加激烈,2015年开局不利的状态或将继续延续;反倾销到期,国外产品必将在国内市场打起价格战,市场或将硝烟四起,价格或将继续走跌。
来源:中国环氧树脂网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