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各国人民的主食之一,大米出口一直广为人们关注。特别是近年来,争夺大米出口大国地位成为了大米主产国尤为关注的问题。
曾经长期占据世界大米出口市场第一把交椅的泰国,从2012年年开始被印度所取代。2012年印度的大米出口量达到创纪录的1025万吨,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大米出口国,2013年又独占鳌头,而泰国则跌至世界第三。
令人眼花缭乱的,是2014年又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2014年泰国大米出口量达到创纪录的1080万吨,重新夺回第一大米出口国的位置。
大米出口数量的变化,不仅折射了当今世界粮食市场竞争的激烈,更显示出各国粮食政策应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变化。
泰国一度失去最大大米出口国地位,是由于当时执政的英拉政府实施不适当的大米"典押政策",以大大高出市场价格的价格收购农民生产的大米,导致一直畅销的泰国大米失去了价格的竞争优势。而其他周边国家如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却审时度势,乘虚而入,成功地抢占市场。
在各国竞争大米出口市场之时,中国无疑成为了头号目标。1998年,中国曾经是世界第四大大米出口国,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4%。在过去三年里,中国却变成了大米的净进口国,从泰国、越南、巴基斯坦和缅甸等国积极采购。中国2012年进口大米290万吨,2013年进口了224万吨,2014年1-11月进口大米223.569万吨,同比增加19.946万吨,增幅9.8%。至此,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米进口国。
世界各主产国家的大米之所以纷纷出口到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大米远比我国国产大米价格低廉。从目前情况看,进口大米一般要比国产大米低30%左右。对于大米这样人民日常的必需品,不要说低30%,就是每市斤低两分钱,就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我国大米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与我们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密切相关。我国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从2004年开始在粮食主产区对重要的粮食品种,如稻谷、小麦等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粮食最低收购价价格确实起到了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正面效应。但是,前些年的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提价机制过于僵化。每年都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给农民粮食收购价格连年上涨的信号。但是,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作法,很快显现出诸多弊端。粮食上涨的因素或多或少地被物价上涨抵消;远远高于市场价的最低收购价,导致国家越来越频繁地启动粮食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政策市带来国家收购的粮食越积越多,不但销售不畅,而且国库爆满,不得不投入巨资建设1000亿斤新粮库;大大低于国产粮食的外国粮食长驱直入中国市场,国内大量的粮食加工企业在停产、破产的边缘挣扎;长此下去,更加恶性的循环将接连而至。
泰国之所以在失去第一大大米出口国位置后,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重新归委,最为值得称道的,就是泰国善于吸取教训,迅速调整政策,以国际市场能够接受的价位,顺利地将积压的库存消化。
我国的农业生产已经到了新的转折点。我们应从追求数量,转变到追求数量与质量和效益并重上来。
适应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我们要及时调整粮食政策。除了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主体外,更要在粮食价格方面做文章。
从2015年起,国家已经明确小麦最低收购价维持在2014年水平,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在粮食价格改革方面的决心。但是,作为涉及几亿农民利益、全国人民主食和粮食安全的大问题,粮食价格改革还要更进一步深化。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大豆、棉花目标价格的改革已经探索了新路。我们希望将新路探好,在主要粮食品种上开花结果。果真如此,我国粮食市场将与世界粮食市场相得益彰。
来源:昆商糖网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