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是对2014年上半年中国葡萄酒市场状态使用最多、最准确的形容词。这种状态自2012年增速放缓开始,到2013年出现深度下跌,到2014年上半年进入“深冬”。在“深冬”之下,国产葡萄酒和进口葡萄酒都未能独善其身。
这种“寒冬”期,在进入2014年8月后,出现了惊人的逆转。8月份后,行业回暖势态非常明显,葡萄酒单月生产总量不断上升,收入与利润总额开始止跌回升,由负转正,显现出行业基本面正在逐步改善。
在中国葡萄酒市场充满变局的2014年,中国葡萄酒行业到底呈现何种变局?这种变化是否预示了行业的走势,隐藏了尚未细梳的脉络?
前7个月是“寒冬”
2014年上半年,纵观中国酒业各大酒种的市场表现,中国葡萄酒市场无疑是处在最寒冷的季节里。
新年伊始,行业出现一批葡萄酒窖倒闭潮,从北京、上海、 武汉、南京、济南、成都、温州依次蔓延,在哈尔滨甚至有一半的葡萄酒窖相继关门。
这一市场现象,与上半年国产葡萄酒企业的表现相当吻合。2014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酿酒企业完成总产量50.85万千升,同比增长-3.92%;完成销售收入191.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0.37%;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9.9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16%。
葡萄酒成为2014年上半年唯一负增长的酒种。对这一企业产量和效益出现双重下滑的现象,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其原因并不是来自于进口葡萄酒的倾销与挤压,而是来自中国葡萄酒市场增长的整体放缓。
市场消费低迷,使得2014年上半年中国葡萄酒进口量同样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葡萄酒进口总量为16.66万千升,同比下降13.96%;其中,瓶装葡萄酒进口数量同比下降5.63%,散装葡萄酒进口数量同比下降36.66%。
从国内主要葡萄酒企业的角度来看,市场的寒冷无疑传递到了各个企业的层面。
张裕2014年半年报显示,其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3.02亿元和6.38亿元,同比下滑9.35%和13.85%。
长城葡萄酒上半年的糟糕业绩甚至影响到了中国食品的整体业绩。整个中国食品酒品类业务销量同比增长11.7%,长城葡萄酒同比下滑2.89%。最终,中国食品收入同比下降4.2%,毛利率同比下降11.6%,亏损5589万港元。
在香港上市的王朝酒业同样表现“欠佳”,销售额上半年同比下滑17%,期内亏损6363.9万港元,毛利率较2013年同期下降4%。值得注意的是,王朝酒业公司的平均出厂价较2013年同期也出现下跌。
8月后开始回暖
走过7月份之后,中国葡萄酒显现不同程度的回暖趋势。
据《华夏酒报》记者了解,2014年8月,全国葡萄酒产量为105,098.45千升,同比增长13.96%;2014年1~8月,全国葡萄酒产量为700,366.71千升,同比增长0.17%。
这一回暖迹象逐渐延续到9月。2014 年1~9月,我国葡萄酒行业累计产量82.70万千升,同比增速为3.37%。就累计产量增速水平来看,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3.89个百分点,环比则回升了3.19个百分点。其中,9月单月实现产量12.90万千升,同比增速为27.84%(比上年同期回升40.65个百分点)。
2014年1~10月,我国葡萄酒行业累计产量为93.74万千升, 同比增速为3.51%。就累计产量增速水平来看,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5.54个百分点,环比则回升0.14个百分点,形势有明显的好转迹象。其中,10月单月实现产量11.05万千升,同比增速为 4.4%(比上年同期回升20.96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1~11月,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7018.25万千升,同比增长1.90%;其中,11月份酿酒总产量512.27万千升,同比下降4.17%。
在这中间,白酒总产量1125.61万千升,同比增长3.57%,其中,11月份白酒产量为121.34万千升,同比下降4.86%;啤酒总产量4677.09万千升,同比增长0.17%,其中11月份啤酒产量268.31 万千升,同比下降6.99%;葡萄酒反而成为“一枝独秀”,前11个月总产量104.21万千升,同比增长1.93%,其中11月份葡萄酒产量10.47万千升,同比增长0.08%。
与葡萄酒产量出现增长相同的是,市场销售业绩开始向好。2014年前个10月,我国葡萄酒行业实现收入329.69亿元,同比增速为4.56%;实现利润总额32.54亿元,同比增速为1.54%。
收入与利润增速由负转正也出现在企业身上,根据《华夏酒报 》记者对葡萄酒龙头企业张裕前三个季度的观察,2014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93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7.9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17元。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1亿元、1.61亿元,且实现正增长,同比各增长了10.06%、25.55%。
对于中国葡萄酒业这样前后很大反差的变化,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机构的首席分析师董俊峰认为,这是因为葡萄酒行业景气度已现积极信号。
负面环境见底?
2014年8月,随着行业开始回暖,就有券商做出研报称,中国葡萄酒最严峻的情况或已过去。这不仅仅是因为国产葡萄酒产量和市场回暖,进口葡萄酒对中国市场势能的减弱,也是券商做出上述判断的重要依据。
根据银河证券的调研,自2014年以来,我国进口葡萄酒数量及金额累计同比增速均出现大幅下滑。2014年1~10月,我国进口葡萄酒数量达到32.10万千升,同比下滑5.9%,比上年同期下滑1个百分点;进口葡萄酒金额达到17.84亿美元,同比下降16.4%,比上年同期减少13.1个百分点。10月份单月进口数量为2.93万千升,进口金额达到1.85亿美元。
另据董俊峰分析团队的测算,2014年1~10月,我国进口葡萄酒累计均价达到5.56美元/升,比上年同期(5.86美元/升)下降 0.30美元,相当于同比下降 5.18%。
因此他们判断,随着2012年后期酒类市场整体步入调整,进口经销商的渠道利润也逐步收窄,进口葡萄酒市场在经历一轮洗牌之后,预计未来对国产葡萄酒的冲击将会逐步削弱。
“进口酒此前对行业产销、营收特别是利润造成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葡萄酒行业开始步入平稳发展态势,预计盈利能力也将有所恢复。”董俊峰表示。
也买酒董事长袁疆在对“进口葡萄酒量仍在下滑”现象的分析时认为,主要原因系经销商在消化2012~2013年社会库存。
在齐鲁证券的王颖华看来,进口酒进口负增长是由于之前渠道利润的驱动,进口过度,在政商务消费下滑、电商促使渠道压缩的双重影响下,渠道库存严重,单层渠道利润已经由之前的100%压缩至现在的20%~25%,进口酒分销渠道整体处于收缩状态,而未来其渠道利润将回归正常。
招商证券的董广阳则分析说,本轮葡萄酒行业从2011年末开始调整,目前已经进入景气回升阶段。
首先,渠道库存已至低位。据调研,目前东部地区进口及国产葡萄酒社会库存基本已经消化完毕;其次,终端需求稳中有增。终端需求始终存在,进入2014年有明显回升;最后,大众消费增长带动行业景气度。在“三公消费”的限制下,近来婚宴、家宴等用葡萄酒的比例提升明显,带动行业的需求持续回升。
来源:华夏酒报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