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12月中旬,山东省多数地区籽棉收购进入尾声。据山东菏泽、滨州、东营等地棉纺企业反馈,今年山东籽棉上市量大幅减少,减幅在40%~50%,企业面临“无米下锅”。同时,多数棉花加工企业陷入亏损境地,企业前期收购加工越多亏损就越多。
进入12月,山东70%以上棉农完成了交售,但多数棉农反映今年籽棉收入凄惨。一位包地棉农介绍,种棉110亩,平均籽棉单产202.5公斤/亩,较2013年减产13.5公斤/亩,而且白棉比例减少20%,僵瓣棉、霜黄花增加15%左右。他们的棉花截至目前已销售一空,平均售价为5.86元/公斤。种棉毛收益为1186元/亩,今年农资、包地费用跟去年差不多,全部费用加起来大约1200元/亩,因而,今年种棉亏损了14元/亩。包地棉农大多数陷入微亏或薄利状态,这与种玉米及其他粮食作物的1000多元/亩的纯收益形成鲜明对比,而一些责任田棉农纯收益也仅在500~600元/亩,根本无法与其他作物相比。
谈起今年棉农收益大减的原因,多数棉农认为,一是因为棉花产量一直上不去,今年更因天气原因而下降;二是因为价格大幅下跌。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籽棉收购价格相差高达3~3.2元/公斤,棉农的那点种棉利润基本被挤压一空。
山东夏津是全国有名的种棉基地,有“银夏津”之称,往年夏津县棉花面积55万~60万亩,2013年面积是40万亩,而2014年却不足25万亩。近年呈逐年下滑态势,尤其今年下滑幅度较大。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预计2015年有更多棉农打算放弃种棉,一些适棉或只能种棉土地也开始被棉农放弃种棉。“明年夏津的棉田可能会减至10万亩以下。”一位当地市场人士说,银夏津之名也许会成为历史。
其他重点棉区,如聊城、滨州、菏泽等地也出现了棉退粮进的局面,并且由于棉田的锐减,下游的棉花加工、纺织行业受到严重威胁。据估算,本年度,山东棉花仅能养活40~50家400型轧花厂,也就是说约有60%~70%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很多棉纺行业的人士对此表示忧虑,如果国产棉大幅减少,中国棉花产业安全堪忧。
来源:中国纺织报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