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抢占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重要物质保障,其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关键材料保障能力不足不仅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现实特征,也折射出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提高关键材料保障能力不仅是国家战略需要、国家工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当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存在哪些问题?新材料产业如何进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深思。
一、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亟待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1.关键材料保障能力不足折射出
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装备、船舶、海洋工程、电子、化工、汽车、医学等多个领域,产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新材料也是军用飞机、坦克、军用电子等众多军工产品生产所需的关键材料,与国家安全密不可分。此外,发展新材料也是解决钢铁、化工、建材、有色等传统材料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促进传统材料工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因此,无论是从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安全的保障考虑,还是从材料行业自身发展考虑,我国都迫切需要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然而,从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看,我国新材料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关键材料尚不能实现完全自足,尤其是部分关键材料还完全依赖于进口。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新材料的需求,对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汽车、铁路、节能环保等领域的30余家大型骨干企业做了需求调研,涉及130余种关键材料。根据调研结果显示:130余种关键材料中,有32%完全依赖进口,有54%国内虽能生产但产量、性能和质量难以满足国内要求,仅有14%实现完全自给,但多为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品种。关键材料保障不足不仅是我国新材料产业的特点,也折射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
2.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严重阻碍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在新材料领域采用了技术模仿创新战略,虽然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较快地提高了技术水平,但技术创新能力并未显著增强。新材料产业的特征也决定了技术创新必须依靠自己。其一,新材料的“新”味着这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存在大量未获知的知识、技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可借鉴的经验或可引进的技术较少。其二,新材料产业是各国竞相发展的产业,我们进行技术引进必然存在众多的技术限制和技术封锁。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严重制约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以光伏产业为例,其“硅材料提纯-硅晶片生产-电池片生产-组件封装”产业链上游的高纯度硅料生产技术含量最高、利润最大,由于我国多晶硅提纯技术缺失,多数企业只能开展“电池片生产”和“组件封装”业务,中在产业链价值较低的环节,导致我国虽是太阳能电池第一生产大国,处在有规模无技术的尴尬局面。
3.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提高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贯穿整个创新过程中多种能力的集合,新材料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新材料创新载体的建设能力、新材料创新环境的保障能力和新材料创新成果的产出能力是构成新材料自主创新能力的4个子系统。其中,新材料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是指在新材料领域对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创新资源的投入数量和质量;新材料创新载体的建设能力是指对新材料领域的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或孵化器等创新载体的建设能力;新材料创新环境的保障能力是指外部对新材料领域自主创新提供的支持程度和保障能力,如政策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市场环境等;新材料创新成果的产出能力是指创新主体向社会提供新材料领域的新发现、新发明、新产品、新工艺、新品牌等创新成果的能力。这4个子系统的核心是新材料创新成果的产出能力,其他3个子系统是新材料创新成果产出的条件、基础和保障,影响着新材料创新成果的产出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关键材料保障能力不足,其实质就是新材料产出能力不足。加速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提高关键材料保障能力,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新材料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新材料产业发展亟待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二、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从我国新材料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创新资源投入不足
我国新材料领域创新资源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缺乏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尤其是缺乏创新型领军人物以及复合型、外向型人才。二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如我国硬质合金领域科技投入不到销售收入的3%,与高新技术型企业的5%相差2个百分点。三是部分关键实验仪器、研发设备投入力度仍待加大,特别是氧氮分析仪、高温测试仪、超声检测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专用设备投入严重不足。
2. 创新载体建设有待加强
创新载体是进行创新活动的承载物,目前我国新材料创新载体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创新研发平台方面,虽然已经建成一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但平台研发所需的研发设备、人员队伍等配套能力仍待加强;另外,虽然已经建立了创新和创业服务平台以及信息共享平台,但平台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平台服务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3. 创新环境尚待改善
目前,我国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环境仍有待改善。如新材料科技研发的扶持政策和企业创新的激励政策有待完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促进创新的制度环境建设有待加强,科技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等。
4. 创新成果产出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新材料创新成果产出能力不足,专利申请数量少、品牌产品缺乏都说明这一问题。如我国新型合金材料专利申请量占全球专利申请产出量的比例仅为10.48%,而日本为59.52%,远远高出我国。
三、提高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
我国提高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需要加强以下4方面 :
1. 提高创新资源的投入
一是加大新材料产业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持,实现创新投入制度化和规范化,对新材料产业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成套装备的研究开发给予必要的引导性支持,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等。二是注重创新型的领军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建立技术人员培训与奖励制度,设立企业技术创新岗位,吸引优秀人才组建一只由基础研究、工艺设计、生产技术、产品应用开发等各类研究成员组成的创新团队,形成一支专业互补、技能互补、优势互补的创新队伍。三是加大硬件设备投入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同时加大先进技术设备的开发力度。
2. 加强创新载体的体系建设
一是盘活现有创新载体,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现有创新载体的积极作用。二是创建一批科技研发平台,解决新材料领域内有重大影响的技术难题。三是创建一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广大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和检测等服务。四是创建一批科技创业孵化器、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科技创业服务平台,培育新材料技术创新型企业,推进新材料技术产业化。五是创建信息共享平台,帮助企业、科研人员等实现创新资源及创新成果共享。
3. 不断完善创新环境
一是发挥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缓解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创新压力,落实国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如政策鼓励新材料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立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人才、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进行创新研究等。二是加快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强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等方面高效互动,发挥各方优势,共同促进技术研发和成果快速转换。三是培育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文化,营造适合创新的制度环境,确立多元互动的创新机制。如建立部门之间、地方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优化创新价值分配机制,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的社会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科技管理体制等。
4. 促进创新成果产出能力提升
一是加强创新基础的培养,奠定厚实的专业基础,注重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特别是要开展交叉学科、跨学科的学习培养。二是跟踪世界先进研究水平,并尽快站在科学技术和实践的前沿。三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工程,重点培养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打造一批产业人才高地,形成一批国内一流的创新团队。四是培育一批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引领产业的创新活动,带动整个产业的创新发展。五是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通过校企战略同盟、校办企业、校园科技园以及校企股份制等模式,积极发挥高校学科专业和知识资源的优势,构建一批能明显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产学研创新平台。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