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上半年食糖进口规模继续扩大 亟需关注产业安全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4/8/18 9:14:43 | 阅读次数:
今年1~6月我国进口食糖139.2万吨,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9.8%,进口均价450.5美元/吨,下降8.8%,食糖进口呈现出价跌量涨的态势。具体来看,上半年食糖进口特点如下:
(一)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其中危地马拉骤降、印度激增
上半年我国食糖进口主要来自巴西、古巴、韩国、东盟和危地马拉,前5大进口来源地占我国食糖进口总量的99.5%。其中巴西进口85.2万吨,增长76.3%,占比61.2%,较上年同期占比大幅提升23.1个百分点。其次为古巴,进口34.9万吨,增长14.2%,占比25.1%,由于我国与古巴食糖贸易主要采取配额方式,占比变动不大。此外,由于韩国进口食糖以绵白糖、精制糖等非原糖为主,进口价格高于其他主要进口来源地。上半年,危地马拉进口食糖4.5万吨,下降85.8%,显著的降幅导致同期进口占比仅3.2%,较上年同期回落了21.9个百分点。而印度进口量虽仅有0.4万吨,增幅却高达13964.4倍,印度国内食糖产量和供需格局是影响其食糖出口量的主要因素。
(二)全球食糖供需格局失衡,我国食糖需求旺盛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13年巴西食糖产量占全球比例为22%,出口量占比51%,是最大的食糖生产国和出口国,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产糖国和第一大食糖消费国,而泰国的食糖出口仅次于巴西位列世界第二。相较之下,我国食糖产量占比8%、消费量占比9%,但进口量占比高达8%,是世界食糖进口第一大国。
(三)我国食糖的进口配额政策:关税对食糖大量进口壁垒作用有限,配额分配难以满足市场需要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结果,我国对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进口实行关税配额管理。从1999年发放160万吨进口食糖关税配额,5年内配额数量每年增加5%,到2004年进口食糖关税配额增长到194.5万吨,配额内食糖进口关税税率为15%,配额外为50%,这一水平远低于世贸组织97%的平均关税水平。
自2004年以来,我国一直实行194.5万吨的食糖进口关税配额,随着进口需求扩大,2011年食糖进口量首次突破配额上限并不断走高,2013年我国食糖进口量为454.6万吨,其中配额外进口量260.1万吨,首次超过配额内进口量。2014年,我国食糖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仍维持为194.5万吨,其中70%为国营贸易配额,并规定“关税配额总量不能满足符合条件申请者的申请总量,则有实绩申请者优先获得以上年进口实绩为基数的配额;按此分配后,如还有余量,将以申请者加工能力、销售额等为主要依据,在有实绩和无实绩申请者之间按比例分配,申请数量低于按比例分配数量的,则按申请数量分配”。在国内存在大量民营糖企和中小糖企的情况下,现有关税配额管理或难以满足市场需要。
(四)我国食糖的价格走势:与国际糖价价差收窄,但仍存牟利空间
2010年“糖高宗”以来我国食糖价格始终维持高位,2011年后国内现货价从7000元/吨逐步回归下调,但仍与国际糖价不断拉大差距。2013年国内价格较食糖到岸价(税后)一度高出1865元/吨,今年随着国内观望情绪加重糖价进一步下调,以及国际减产影响,价差逐步收窄,5月后降至1000元/吨以下。
我国糖料生产目前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状态,生产条件和机械化水平严重落后。我国糖料生产成本比世界主要产糖国巴西、泰国和澳大利亚等均高出一倍,其中巴西的制糖成本约人民币2500 元/吨,不到我国制糖成本的50%。受国际低糖价联动影响,国内食糖价格不断走低,而甘蔗收购价格及食糖生产的劳动力投入成本不降反增,甚至出现成本倒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制糖业利润总额52.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1亿元,减幅达24.5%。截至今年5月,制糖业亏损13.1亿元,较上年同期进一步缩减6.1亿元,减幅88.2%。
为稳定国内食糖价格、保护糖农利益,我国对食糖采取收储以及收购价格由产区政府制定政策。今年国家启动了300万吨的临时收储,推动库存压力高企,而政府干预价格客观上给制糖业带来负担,政府调控与市场运行不同步,影响政策效果。因此,解决国内国外糖价差异的着力点应是提高糖料种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而在国内外糖价联动性增强的情况下提高制糖行业效益。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