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日本共发布食品扣留通报500批次,与上年同期(554批次)相比减少54批次,降幅为9.7%;与2011年下半年(691批次)相比降幅达27.6%。这500批次的食品共涉及中国、美国、越南、泰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39个国家(地区)。其中,日方扣留中国输日食品共计117批次,占比23.4%,仍居首位;扣留美国食品74批次,占比14.8%,位列第二;扣留越南食品51批次,占比10.2%,位居第三;扣留泰国食品49批次,占比9.8%,位居第四;扣留加拿大和印度食品各17批次,并列位居第五,各占比3.4%。日方扣留这6个国家的输日食品数量(共计325批次)占2012年上半年日本扣留进口食品总量的65%。此外,日方扣留进口食品批次/数量较多的国家(地区)还有:韩国、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各15批次),意大利(14批次),菲律宾(11批次),墨西哥、西班牙(各10批次)。
日方扣留中国食品批次同比微降,环比大幅下滑
上半年,日本检验检疫机构共扣留中国输日食品117批次(不包括中国台湾15批次),位居日本扣留进口食品通报的首位,与上年同期(125批次)相比减少8批次,降幅为6.4%;与2011年下半年(156批次)相比则下降了25.0%。
山东位列中国对日出口省份日方扣留食品通报之首
上半年,在日方扣留中国的117批次输日食品中,共涉及山东、福建、辽宁、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天津、安徽、湖南、河北、海南、吉林、河南、云南、北京、江西、内蒙古18个省区市。其中,扣留山东食品30批次,位于通报首位,占日方对华输日食品扣留总量的25.6%,与上年同期(44批次)相比减少14批次,降幅为31.8%;其次是福建,被扣留食品16批次,占比13.7%,同比减少1批次;辽宁被扣留12批次,占比10.3%,位居第三,同比增加2批次;广东11批次,位居第四,占比9.4%,同比减少3批次;江苏10批次,占比8.5%,同比减少1批次;上海7批次,占比6.0%,同比增加5批次;浙江6批次,占比5.1%,同比减少4批次;天津和安徽各4批次,各占比3.4%;湖南和河北各3批次,各占比2.6%;海南、吉林、河南以及云南各2批次,各占比1.7%;北京、江西和内蒙古各1批次,各占比0.9%。
农产加工食品成为日方扣留最多的进口食品种类
上半年,在日方扣留中国输日的117批次的食品中,农产加工食品(冷冻食品、蔬菜加工品、果实加工品、香辛料、方便面类)共39批次,数量最多,占日方扣留中国输日食品总量的33.3%,与上年同期(43批次)相比减少4批次,降幅为9.3%。其中,冷冻蔬菜制品12批次,占该类食品的30.8%,包括冷冻小松菜、冷冻去皮青豆、冷冻菜花、冷冻马铃薯(各2批次),以及冷冻青椒、冷冻牛蒡、冷冻芦笋、冷冻饺子各1批次;腌制类蔬菜制品8批次,分别是腌菜(5批次),以及蘑菇泡菜、腌萝卜、盐渍藕(各1批次);干燥类蔬菜制品7批次,分别是干云耳(2批次),以及干松茸、脱水番茄、干银耳、干洋葱、干香菇各1批次;花生制品2批次。此外,还有容器包装甜玉米、油炸胡萝卜、红辣椒粉、杏脯、咸味豆、水煮莲藕、白胡椒以及苹果糖浆各1批次。
水产加工食品(鱼类加工品、冷冻水产品、鱼贝类卵加工品等)共24批次,位居第二,占比20.5%,比上年同期(19批次)增加5批次,增幅为26.3%。其中冷冻水产品共16批次,包括冷冻虾类制品4批次,冷冻扇贝2批次,冷冻河豚、冷冻鱼丝、冷冻烤鳗鱼、冷冻海鲜饼、冷冻蛤壳、冷冻油炸鱿鱼圈、冷冻炸鱼以及冷冻其他海鲜等各1批次;除冷冻水产品外,还有去皮海胆和蒸煮雪蛤(各2批次),以及鱼浆制品、干海带、去皮牛蛙、蟹味鱼酱各1批次。
农产食品(蔬菜、果实、麦类、玉米、豆类、花生、坚果、种子类)共19批次,位居第三,占比16.2%,比上年同期(14批次)增加5批次,增幅为35.7%。主要包括大粒花生(9批次)、薏仁(3批次),以及鲜荔枝、鲜山葵、花椒、糯米、鲜胡萝卜和黑木耳各1批次。
添加剂、餐具、厨房用具以及容器包装、玩具类产品共18批次,占比15.4%,比上年同期(27批次)减少9批次,降幅为33.3%。包括厨房用具8批次,餐具6批次,玩具3批次,食品添加剂1批次。其中,日方扣留的中国输日厨房用具主要包括冰箱用储藏架、冰箱用排水盖、净水器用聚氯乙烯管、尼龙注射器、聚丙烯制解冻工具、冰箱聚乙烯配件等;餐具主要是密胺树脂制碗和勺叉、三聚氰胺制餐具等。
水产品(贝类、鱼类、甲壳类)共11批次,占比9.4%,比上年同期(2批次)增加9批次,增幅达450%。包括活蛤8批次、天然活海螺2批次,以及天然活鳢鱼1批次。
其他类别食品(保健食品、汤类、调味品、点心类、食用油、冷冻食品等)4批次,占比3.4%,与上年同期(9批次)相比减少5批次,降幅为55.6%。产品分别是米饭调味料、柏叶茶、保健食品以及点心各1批次。
畜产加工食品(奶油、肉类加工品、冰淇淋、冷冻肉类食品)2批次,占比1.7%,比上年同期(11批次)减少9批次,降幅为81.8%,分别为冷冻烤肉串和芝麻鸡排。
成分规格不合格是日本扣留中国输日食品违反的主要内容
在日方扣留中国输日的117批次食品中,成分规格不合格(包括细菌数、大肠杆菌群、肠炎弧菌、病源微生物、贝毒、杀菌剂、杀虫剂等某些项目的检测超标)仍然是主要原因,共41批次的食品因此被扣留,占比35.0%,比上年同期(54批次)减少13批次,降幅为24.1%。其中,检出大肠菌群呈阳性的食品共12批次,占该类违反内容的29.3%;检出细菌数超标的食品9批次。此外,还有检出含毒死蜱、新诺明(各3批次),含弧菌(2批次),含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氰化物、金霉素、pH值不适当、盖草、氟乐灵、三氯杀螨醇、多效唑、无色孔雀石绿、微生物呈阳性以及三唑醇的食品各1批次。
其次是违反《食品卫生法》第11.3条之规定,即农药和兽药残留超标的食品22批次,占比18.8%,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检出扑草净含量超标的食品13批次,莠灭净、盖草、苯醚甲环唑、嘧霉胺、涕灭威亚飒、苯醚甲环唑、乙草胺、茚虫威以及溴虫腈含量超标的食品各1批次。
检出含有各种毒素的食品16批次,占比13.7%,比上年同期(10批次)增加6批次,增幅达60.0%,均为检出黄曲霉素呈阳性。
使用标准不合格的食品共16批次,占比13.7%,比上年同期(10批次)增加6批次。分别是检出含二氧化硫过量(6批次)、糖精钠(4批次)、含三氯蔗糖(2批次)以及含山梨酸、安息香酸、大苏打、正乙烷的产品各1批次。
玩具、原材料以及材质标准不合格的产品共15批次,占比12.8%,比上年同期(21批次)减少6批次,降幅为28.6%。其中,检出含蒸发残留物4%醋酸的产品7批次,含邻苯二甲酸和高锰酸钾的产品各2批次,含铅、含镉、含己内酰胺的产品各1批次。
检出含有指定外添加物的食品3批次,占比2.6%,比上年同期(6批次)减少3批次,降幅为50.0%。分别是检出含有甜蜜素(2批次)以及TBHQ(1批次)。
制造、加工标准不合格的食品2批次,占比1.7%,与上年同期持平,均为检出含有《食品卫生法》规定以外的着色剂。
此外,检出有毒鱼和发霉、变质的食品各1批次,各占比0.9%。
自主检查是日本厚生劳动省实施最多的检查方式
上半年,日方扣留中国输日食品除5批次已“全部销售”、1批次“全部废弃”外,其余111批次的食品均采取了废弃、退货(全部封存)的处理措施。
在检查方式上,采取自主检查的食品共60批次,数量最多,占比51.3%,比上年同期(56批次)增加4批次;采取命令检查的共计35批次,位居第二,占比29.9%,与上年同期(50批次)相比减少15批次,降幅为30%。此外,采取监视检查的共20批次,占比17.1%,比上年同期(15批次)增加5批次,增幅为33.3%;采取行政检查的食品2批次,占比1.7%。
上半年,日本厚生劳动省解除了中国输日产品中部分涉及相关农药及兽药残留的监视检查:蛤蜊中的氯霉素、鲭鱼中的孔雀石绿、鳗鱼中的伊维菌素、中华绒毛蟹中的呋喃唑酮、柿子叶中的多菌灵和托布津等4种农药、牛蒡中的辛硫磷和毒死蜱、生姜中的毒死蜱、萝卜中的异丙威的残留含量。
此外,日本厚生劳动省加强了对中国以下输日产品及其加工品中相关农药残留的监视检查:香菇中的乙草胺、乌龙茶中的三唑磷、辣椒中的嘧霉胺、西兰花中的盖草、花椒(仅限于含有30%以上花椒的加工品)中的黄曲霉素、山葵中的嘧霉胺、牛蛙中的恩诺沙星、胡萝卜中的乙酰甲胺磷、荔枝中的多效唑、马铃薯中的盖草、干云耳中的溴虫腈、小松菜中的茚虫威、莲子中的黄曲霉素、大粒花生中的六六六(BHC)等。同时,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通报,对于中国生产的下列产品实施最为严格的命令检查:白胡椒及其加工品(仅限于简单加工)、蛤蜊及其加工品(仅限于简单加工)。
上半年,日本对华输日食品扣留通报的检验检疫机构共涉及包括东京检疫所、横滨检疫所、大阪检疫所、神户检疫所、新泻检疫所在内的13个检疫所,其中检验批次最多的主要有东京检疫所(24批次)、横滨检疫所(15批次)和神户二课检疫所(13批次)。
上述产品中的加工品仅限于简单加工。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