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经中文网
将于
截至2013年6月底,印尼、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除中国以外的12个国家及地区的外汇储备总额约为2.97万亿美元,比4月底(约3.03万亿美元)下降了2.2%,创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的2011年11~1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自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暗示将收紧量化宽松政策以来,美元资本迅速从新兴经济体流出,在外汇市场上,印尼盾等新兴经济体货币相继出现下跌。因为一旦货币骤贬致使进口物价上涨,很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因此各国实施了大举购买本国货币的干预措施,从而使外汇储备出现下滑。另一方面,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中国6月底的外汇储备余额约为3.5万亿美元,高于3月底的3.44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不过,4~6月的增幅比1~3月有所减小。
新兴经济体大举抛售美国国债将成为美国国债市场动荡的主要因素。因此,SMBC日兴证券的外汇策略分析师野地慎指出,“此举很可能导致美国长期利率出现上升”。据美联储统计,6月底,海外央行持有的美国国债等证券余额比5月减少了400亿美元以上,为2011年底以来的最大减幅。
新兴经济体吸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一直积累可应对资金外流问题的外汇储备。2008年雷曼危机后美国扩大了量化宽松,寻求高利率回报的资金涌入新兴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实施卖出本国货币的干预措施,使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目前这种趋势正因美国收缩量化宽松政策预期的升温而出现逆转。不过,目前12国和地区的外汇储备总和约为10年前的3倍,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摩根大通银行的首席外汇策略分析师棚濑顺哉认为,“目前的情况不会引发连锁货币危机”。
(来源:日经中文网)
(王珊珊 编辑)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