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美国收紧量化宽松预期升温 新兴经济体外汇储备锐减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3/7/19 8:24:20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据日经中文网716报道称,为回购因资金外流而骤跌的本国货币,各国纷纷抛售美国国债等外币资产,新兴经济体的外汇储备出现锐减。数据显示,20135月和6月,印度尼西亚的外汇储备下降了8.5%、印度下降了4%、巴西下降了2.4%。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主席伯南克5月暗示将收紧量化宽松政策成为外汇储备锐减的导火索。新兴经济体面临着货币贬值引发的通货膨胀,并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减速的新难题。

将于719召开的20国集团(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将讨论新兴经济体资金外流问题的应对措施。预计各新兴经济体将要求美国推出考虑货币市场状况的金融政策,美国会如何应对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截至20136月底,印尼、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除中国以外的12个国家及地区的外汇储备总额约为2.97万亿美元,比4月底(约3.03万亿美元)下降了2.2%,创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的2011111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自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暗示将收紧量化宽松政策以来,美元资本迅速从新兴经济体流出,在外汇市场上,印尼盾等新兴经济体货币相继出现下跌。因为一旦货币骤贬致使进口物价上涨,很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因此各国实施了大举购买本国货币的干预措施,从而使外汇储备出现下滑。另一方面,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中国6月底的外汇储备余额约为3.5万亿美元,高于3月底的3.44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不过,46月的增幅比13月有所减小。

新兴经济体大举抛售美国国债将成为美国国债市场动荡的主要因素。因此,SMBC日兴证券的外汇策略分析师野地慎指出,此举很可能导致美国长期利率出现上升。据美联储统计,6月底,海外央行持有的美国国债等证券余额比5月减少了400亿美元以上,为2011年底以来的最大减幅。

新兴经济体吸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一直积累可应对资金外流问题的外汇储备。2008年雷曼危机后美国扩大了量化宽松,寻求高利率回报的资金涌入新兴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实施卖出本国货币的干预措施,使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目前这种趋势正因美国收缩量化宽松政策预期的升温而出现逆转。不过,目前12国和地区的外汇储备总和约为10年前的3倍,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摩根大通银行的首席外汇策略分析师棚濑顺哉认为,目前的情况不会引发连锁货币危机

(来源:日经中文网)

(王珊珊 编辑)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