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印度:原料供不应求困扰丝绸行业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2/4/20 10:35:59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瓦拉纳西:banarasi当地丝绸行业人士认为,成立于1948年,作为促进全国桑蚕发展的法定机构,的中央丝绸委员会(CSB)需要改进工作达到更好效果。中央丝绸委员会应该在印度政府纺织部的行政管理下更好地履行职能。 

  “印度桑蚕一直面临着三个主要问题:一是蚕茧原料供需矛盾;二是蚕茧质量问题;三是缫丝机器落后。”Banarasi Vastra Udyog纱线发展委员会召集人GK Kediya说。“我已经写信给总理提请他注意这些问题。”他告诉记者。 

  印度国内每年对生丝的需求为28000吨,而国内生丝产量仅约为18000吨。这个供求缺口从中央丝绸委员会成立以来,一直延续至今。Kediya说:“他们应该有所作为,通过提高产量,使我们减少对进口生丝的依赖。 

  “与中国的蚕茧质量相比,我们的蚕茧质量是很难让人产生自信的。我们需要二化性茧(一年两批)生丝,这样的丝韧性好,可用直接用未加捻生丝进行编织。他说:“国内的多化性生丝(超过一年两批)韧性不好,必须要加捻才能使用,而中国的生丝不需要。在瓦拉纳西丝绸委员会开发出二化性蚕茧之前,我们没有可以替代中国生丝的品种。此外,我们的缫丝机需要立即现代化,过时的老机器没法控制丝线的均匀度。”他说。 

  “如果中央丝绸委员会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我们就没有必要那么依赖进口。但是,不幸的是中央丝绸委员会没有关注这些问题。他们只会通过坚持生丝进口高关税来保持生丝较高的价格水平,保护蚕农的利益。”Kediya说。 

  “由于此前生丝价格非常高,部分丝绸企业改产化纤产品,对生丝的需求减少。国内生丝价格低于进口生丝价格200卢比/公斤,现在每公斤降低到500至600卢比。还是多亏了财政部长理解纺织行业的问题,并把生丝进口关税从30%降低至5%。”Kediya说。 

  据介绍,中央丝绸委员会主要是涉及桑蚕,因而属于农业部门的性质而不是属于纺织部门,应该把它转移到农业部。中央丝绸委员会领导能力有限,其他制造中心像瓦拉纳西奥里萨邦,比哈尔邦,恰蒂斯加尔邦和中央邦已经不受他的领导。但是,所有纺织中心在中央丝绸委员会都有对应比例的代表。 

  来源:茧丝交易网(印度时报)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