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国内市场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年1月~9月:漫漫跌途。受2011年棕榈油供应相对宽松和欧债危机的影响,马来西亚毛棕榈油期货市场从3899令吉/吨最低下跌至2775令吉/吨,大连棕榈油连续9个月下跌,从10300元/吨最低跌至7689元/吨。
第二阶段,2011年10月~12月:筑底回升。由于马来西亚棕榈油进入低产期,暴雨天气增加影响收获,棕榈油库存缩减,提振价格走强,马棕榈油连续攀升,由2775令吉/吨最高上涨至3259令吉/吨,大连棕榈油也在7638~8356元/吨区间内温和震荡。
2012国内市场展望
全球两大主产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的时代可能终结,马来西亚新增种植面积自2000年起平均年增长2%~4%,印尼新增种植面积自2009年起年均增长3%~4%.受严格的法律和可持续性要求,印尼政府从2011年开始暂停开垦林地,2012年印尼棕榈油产量增速将继续放缓,将从结构上限制棕榈油供应量的增长,并将延续到2015年。
全球供需形势将会相对宽松,在需求增速较快的形势下,全球棕榈油库存消费比连续两年下降,2011/2012年度库存消费比下滑至6.02%,偏低于平均值6.6%.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消费比从上一年度的10.5%增加至12%,高于11.28%的均值。总供给大增,而国内需求小幅增加,出口微增,导致棕榈油期末库存增加17.6%,至240.7万吨。整体来看,新年度棕榈油供需形势较豆油相对宽松。
2011/2012年度全球棕榈油贸易重心继续向印尼转移,新年度印尼产量增加7.6%,至2540万吨,而马来西亚仅增加2.7%,至1870万吨,导致印尼在全球总贸易量中的比重继续增加。印尼出口量大增13.9%,达到1893万吨;马来西亚微增0.3%,至1589万吨。出口量增加,加重了印尼供应紧张局面,库存消费比从上一年度的3.1%回落至2.9%,远低于5.5%的均值水平,紧张程度重于马来西亚。
来源:中华油脂网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