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东北粮食连丰8年 比较效益隐忧初现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2/1/5 9:39:29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和未来增产潜力最大地区,东北3省2011年粮食实现8连丰,突破1亿吨,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19%。《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走访10多个产粮大县发现,在连续多年丰产背后,众多种粮农民正遭遇生产成本高、经营风险高和生活花费高等新问题,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 
      
  成本急增风险大 缺钱种地难获利 
      
  辽宁省大石桥市石佛镇前房村第3村民组村民董春波和老伴一起种8亩水田。他告诉记者,2011年能打水稻1万多斤,一年下来各项费用合计9812 .3元,主要包括化肥2041元,拉地脱谷1280元,农药1247元,收割1200元,插秧960元,育苗894.3元,水费800元,土地平整480元,拉秧350元等。老董说,水稻还没有卖,按照目前市场每斤1 .4元的收购价计算,每亩成本投入1226元,净收益670多元。与2010年比较,一亩地收益变化不大,但成本增加了200多元。 
      
  大连商品交易所此前对吉林省13个玉米种植调查点的走访调查显示,受年内通胀环境下物价水平整体上涨带动,种植成本比2010年增幅多在15%至20%之间,其中以种子、化肥和人工成本上涨最为明显。 
      
  黑龙江省海伦市统计部门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农民人均农业生产支出花费2010年比2004年增长了86%,但同期人均农业生产净收益增幅不到50%。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前郭县”)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显示,农民人均农业生产支出花费从2004年的1255元,涨到2010年的3541元,但同期人均农业生产净收益仅由3039元增至4251元。生产成本涨势明显,而收益未能同比例增加,投资回报有所下降。 
      
  农业部前不久颁布的《全国种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显示,近年来,受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原材料涨价影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呈上涨态势。加之农业人工费用不断增加,推动了农业生产成本逐年提高。这份规划还指出,从今后趋势看,粮食生产逐步进入一个高成本时代。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提高又受诸多因素制约,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的问题日益凸显。 
      
  黑龙江省青冈县建设乡双富村支部书记卢丙华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全村现有耕地近1.2万亩,常住农户320户、1350人,其中种粮面积超过100亩的大户有20多个。大伙儿现在主要担心,种地虽然挣钱,但与过去相比,本钱越来越多。今后没钱投入,根本挣不到钱。一些人花钱购买各类农机,如果将来粮价下降、种地赔钱,这些借钱买的机械就成为累赘和负担,种地经营风险越来越大。 
      
  只靠卖粮过日子 生活改善有点难 
      
  黑龙江省青冈县建设乡双富村村民赖凤国说,他和儿子一天至少两包烟,只抽5元一盒的普通烟,孙子每天吃穿用的花销得二三十元。全家5口人一年米面油得花4000多元,肉蛋和青菜也花不少钱,但如果价太高,就少吃点。另外,每年“随份子”钱还得1万多元。一年各项生活花费累计至少3万多元。 
      
  黑龙江省庆安县丰收乡丰裕村村民丙树林对物价上涨感受深刻,前几年进城时10块钱能喝二两酒、点个菜,还能吃碗面条,现在这点钱只够点个菜。农民的粮食再不多卖点钱,生活就更困难了。 
      
  黑龙江省明水县双兴乡双河村农民邹秀深说,家里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一,一个读小学二年级,他们每年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开销超过1万元,是全家生活费用支出最大的一笔。 
      
  吉林省前郭县平凤乡黑岗子村农民张艳峰说,5年前,当地盖三间瓦房用不到6万元,2010年他家新盖三间房,花掉11万多元。 
      
  辽宁省昌图县马仲河镇的李曙光在镇上开了一家粮油食杂店,主要经营大米、白面、食用油、鸡蛋、猪肉、青菜和其它日杂用品。他说,当地农民以种玉米为主,平时吃大米、吃油都得花钱买。现在,一袋50斤重的大米比2011年初涨了不到5元。桶装食用油品种比较杂,一桶5升的油价钱从53元到60元不等。现在价格涨得厉害的是猪肉和鸡蛋,一些老百姓为了少花钱就没有以前买的次数多了,每天卖的肉比过去少三分之一左右。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阅辽宁省昌图县和大石桥市、吉林省前郭县和榆树市、黑龙江省青冈县和海伦市的统计年鉴发现,这6个产粮大县(市)的农民从2004年到2010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逐年上涨,最低的是青冈县2004年人均支出1186.4元,最高的是2010年榆树市的4771.2元。 
      
  在这6个产粮大县(市),当地农民以种粮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农业生产获得的总收入逐年增加,但在扣除同样“水涨船高”的生产成本后,其农业生产净收益增幅有限。除了吉林省前郭县和榆树市农民每年从事农业生产获得的净收益扣除生活消费支出略有剩余外,其余4个县(市)的农民每年从事农业生产获得的净收益尚无法满足其生活消费支出,即农民单纯依靠种粮已无法“养家糊口”,人均年度缺口最低的571元,最高的3103.3元。 
      
  据介绍,我国农民目前主要收入来源有4项,分别是以农业生产为代表的家庭经营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代表的工资性收入、以获取各类补贴为代表的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其中,家庭经营收入占49%,工资性收入占40%,转移性收入占7.7%,财产性收入占3.3%。 
      
  面对困难盼调控 价格推导促发展 
      
  “现在大家最担心的并不是挣多少钱,而是粮价不能涨得太快、太高,因为涨得高就意味着将来会跌得狠。” 
      
  青冈县建设乡双富村第5村民组村民陈景波告诉记者,在过去10年里,种玉米的每亩净收益从不到100元涨至400多元,尤其是最近两年涨势明显。但现在大家最担心的并不是挣多少钱,而是粮价不能涨得太快、太高,因为涨得高就意味着将来会跌得狠。我最希望的是粮价能稳定下来,就目前种玉米的投入成本而言,每亩地净收益300元以上是我的价位底限。 
      
  大石桥市石佛镇前房村第3村民组村民董春波说,虽然我种水稻每亩净收益670多元,与2010年比较变化不大,但成本却增加了200多元,尤其是化肥、农药和人工费涨得快。如果以后种地成本还增加,那真得考虑是否还坚持种地了,因为投入超过一定极限,就没什么意义了,毕竟种地的农民不是资本家、大老板,玩不起高投入、高产出的买卖。希望国家能控制好各类农资价格,或者提高对农民的补贴额度,降低种地成本。 
      
  大石桥市委书记王延东说,粮食生产进入高成本时代,农村社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是打破城乡二元体制进程中的一种积极现象。在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市民化“三化”大背景下,随着传统的城乡割裂、农村社会封闭和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等问题的日益消除,城市经济必然影响农村经济,其中价格推导是重要方面。但要注意到市场价格变动会直接影响生产,增加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因此,可以考虑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力度,避免农业生产领域内单一品种过热,抬高产业运营成本,导致产能过剩、产业衰退,这种产业经济周期波动对农民的影响和伤害。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