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九成笔尖珠芯靠进口 中国制笔行业亟须补“芯”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2/1/12 9:18:45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圆珠笔产出国,每年的产量可以让每位地球人用上10支;但价格非常低,平均每支笔的销售价格不到0.1美元,利润仅1分钱,而施华洛世奇的礼品笔,售价高达330元人民币。量大、价低、利润薄——这就是中国制笔行业的“圆珠笔现象”。而这一尴尬有望通过科技手段得到改善。

近日,记者从中国制笔协会了解到,科技部下发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首批科研经费1000万元。根据计划,项目总经费为6000万元,按照科技部的要求,每个子项目的实施单位均需按1:2的比例对该项目进行资金配套。这意味着未来3年中国将投入1.8亿元对圆珠笔的核心技术进行科技攻关。

小小圆珠笔值得如此“大动干戈”吗?虽然令人难以置信,但作为世界最大的制笔“工厂”,中国企业竟然还没有掌握圆珠笔的核心技术。我国每年生产380亿支圆珠笔,但笔尖珠芯近90%来自进口,墨水80%进口或用进口设备制造。

据了解,制笔业有2大关键技术,分别是笔头和墨水技术。其中要求笔头硬度高、书写顺畅、不蚀纸、不易被墨水所腐蚀,这就对笔头的材料选择和制作工艺产生了很高的要求。而对墨水则要求不沉淀、腐蚀性小、利书写、出水顺畅、书写后不褪色等,对墨水的配方、导电性、稳定性、腐蚀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而笔头和墨水的搭配能否达到“兼容”也非常重要。但目前,中国制笔企业并没有掌握高端笔头和高端墨水制作的核心技术。而导致的后果则是,每年中国从瑞士、德国、日本进口大量的高端墨水和高端笔头,以及笔头和墨水的关键制造设备,每年用于采购这些产品的费用至少有2亿美元;然后中国制笔企业再配上笔杆,做好电镀、包装,将笔装配成形。这其中,笔头和油墨的成本要占到一支笔成本的70%左右,再加上劳动力以及其他装配笔的其他要素,平均下来,中国制笔企业做一支笔只能赚1分钱。中国制笔协会有关人士分析说。

据介绍,“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分为三个子项目,分别是:圆珠笔墨水的研发与产业化;笔头线材及其装备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笔头与墨水匹配等瓶颈问题。宁波作为“中国文具之都”,制笔企业众多且拥有贝发这样的制笔龙头企业。科技部根据各地申报该项目的情况和产业实力,最终确定由贝发集团、晨光集团、上海纳诺微科技公司三家企业牵头承担各个子项目的科技攻关。(来源:消费日报)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