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局势异常动荡,市场投资恐慌情绪异常高涨,商品价格波动也愈发剧烈。对于豆类市场而言,尽管供给量同比有所下滑,但是疲软的需求让库存变得相对宽裕。尽管市场人士不愿意相信,豆类已经进入熊途,但需求成为关键凸显出来。不过,在豆类市场中,由于季节性供需的差异,豆粕与豆油间的差异化走势也逐步体现,市场凸显出油强粕弱的局面。
豆油与豆粕比价分析
从连粕、连豆油上市以来的比价关系看,豆油与豆粕的比价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6年—2008年1月豆油比豆粕呈现振荡攀升的局面,理由在于生物燃油的题材开始逐渐体现,油脂新增需求提振市场。2008年2月—2009年4月豆油与豆粕比价呈现振荡回落走势,金融危机爆发,原油的暴跌拖累豆油价格,此后2009年至2011年,市场呈现振荡攀升局面,但是与第一阶段相比,豆油与豆粕的比价涨幅明显减弱。
对于1205、1209合约的豆油与豆粕的比价,从数量上看,处于历史中等偏上的位置,从价差的目前发展趋势来看,比价自2011年10月下旬开始振荡攀升。
按照历年连粕连豆油比价对比来看,5月合约油粕比的季节性特征更加明显。即便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5月合约的油粕比也同样出现了季节性拉升。从时间上看,5月合约油粕比在10月底开始企稳后逐步抬升,11月份油粕比加快拉升的节奏,一般进入12月上旬,油粕比的涨幅开始减弱。
9月合约的豆油与豆粕比价,在10—12月期间也同样处于上行的季节性特征,但是其涨幅明显弱于5月合约。
以张家港豆粕为例,在现货市场上,豆油与豆粕市场也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拉升局面。在2009、2010年的11月—12月份期间,现货豆油与豆粕均呈现大幅走高局面。进入2011年11月份,现货豆油与豆粕的比价再度出现拉升,截至11月11日,现货豆油与豆粕比值从前期低点2.984已经攀升至3.068。目前来看,这种拉升局面刚刚开始。总体来看,从比价关系上看,期现市场均显现出油强粕弱的格局。
基本面分析
一般在每年10—12月期间,国内油脂市场凸显偏强格局,而豆粕市场明显偏弱,这与季节性供需有较大关系。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大豆原料的进口而减少油脂的进口量,这无疑增加了豆粕的供应量,一般而言,进入10月份,油厂开工率明显增加,这使得豆粕市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阶段性局面。这就是油粕比价在11月份出现拉升的原因。从近期全球市场的走势来看,欧元区债务危机显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市场外部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豆油区间振荡整理
豆油市场可谓是喜忧参半,令豆油市场的担忧来自于外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而就豆油自身基本面而言,年底之前仍有一定利多因素支撑。首先,国际原油价格坚挺支撑美豆油价格高位振荡。冬天用油高峰以及库存下降是支撑原油的两大因素,而生物燃油的需求预期增加也对美豆油形成较强的支撑。其次,国内豆油消费需求渐现。再次,出于压榨利润的考虑,油厂挺油意愿较强。总体来看,豆油市场振荡格局仍将持续。
豆粕弱势格局难改
与豆油相比,豆粕市场购销清淡。饲料企业观望气氛异常浓重。11月份以来,国内生猪禽蛋价格出现明显回落,加之近期部分地区出现疫情,这使得豆粕需求明显下滑。与往年相比,水产养殖的下降也影响了豆粕消费。
供给方面来看,由于我国进口大豆在11月、12月份数量庞大,预计后期油厂开工率会明显增加。年底豆粕的供给将会宽裕,由于后期进口大豆成本较低,部分企业进口大豆成本已经跌至3800元/吨,目前豆粕、豆油价格有一定的利润,连粕保值盘明显增加,同时豆粕现货升水也凸显出来。
对于豆粕市场,短期偏弱的格局仍将持续。预计豆粕需求好转可能会在12月下旬有所恢复,届时会提振豆粕走势,这将使连粕市场在偏弱的格局下凸显出近弱远强的走势。
来源:食品产业网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