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未来棉花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可能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1/10/25 9:24:58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郑棉主力合约1201经过8月份的反弹行情后,9月份随大宗商品整体颓势再次下行,目前期价已经跌至收储价19800左右。郑棉波动区间有限,窄幅振荡是主旋律。 

  欧美经济疲弱将严重影响国内出口,这反映在终端需求上,广交会一直作为国内外贸需求的晴雨表,据了解,今年广交会首日入场人数比去年减少20%,来之欧美的订单也大幅减少,显示外贸需求不容乐观。 

  外贸需求乏力,而国内在通胀仍居高不下,货币政策短期内仍难转向的背景下,大宗商品还看不到大幅翻转的希望。 

  今年棉花增产是大背景,丰产的年份如果遇到经济景气度较好的大环境,在商品整体牛市的氛围中,对行情并不会有太大制约,但如果供给宽松加上需求乏力,下跌的压力就较大。 

  纱线需求9月稍微改善后,10月又陷入低迷,库存再次开始增加,纱厂反映下游订单稀少,布厂按需采购,且销售后资金回笼比较困难。 

  在销售不顺的情况下,纱厂也是按需采购,一般库存不会超过15天,在品种选择上,倾向于使用到港的外棉,印度Shankar 6 M级棉花目前仅在18000元/吨左右,一部分纺织厂前期均采购了成本在18000—19000左右的棉花。目前外棉价格优势明显。 

  10月中旬,新棉上市本应进入高峰期,但是实际情况是,轧花厂不愿意收购,农民也由于价低惜售。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采摘率已经超过60%,但收购率仍旧不足30%,这种窘境背后的原因是,虽然籽棉收购价格目前已经下滑至4.2—4.3元/斤左右,但皮棉的成本仍旧在19000以上,高于大部分外棉价格,纺织厂采购意愿低下。 

  交储成为主要的新棉销售通道,但剔除出资金和税收成本后,国内大部分地区交储仍旧无利可图。 

  籽棉价格进一步滑落0.1—0.3元会打破僵局,交储的利润空间打开后交储放量,一部分棉花进入国家储备库,增产的压力部分消除,棉花下行压力才会缓解。 

  一方面,郑棉下跌空间不会太大,跌幅过深,期货和交储的套利空间就会打开,所以郑棉基本上不存在大跌的风险,19000点基本就是极限位置。 

  另一方面,丰产、下游需求乏力、资金紧张三座大山制约,棉花几乎也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可能,整体将围绕收储价19800振荡。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