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中国争夺稀土定价权 整合政策引发国际争议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1/8/1 12:19:14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一放就乱,一抓就死”是中国许多行业乃至宏观经济的一大特征,稀土行业也不例外。但是这一次,稀土政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行业本身,其引发的争议也从来没有现在这么大。

  自2011年年初以来,稀土价格飞涨,由过去的“白菜价”一跃而成“黄金价”。其中涨幅最大是氧化镝,在七个月的时间内,价格上涨858.3%,涨幅最小的金属镧也超过300%。

  对于稀土价格不寻常的上涨,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朱宏7月21日解释称,这由四方面的原因造成:原来的稀土价格偏离其真实价格;世界范围内资源型产品普遍上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价格的提高;受市场调节的影响,目前中国稀土产品需求很多,很多稀土产品的国内价格还高于出口的价格。

  原因仅止于此吗?很多业内资深专家对此提出了质疑。过去稀土卖成“白菜价”,主要是因为生产稀土的环保和资源成本太低,但现在的价格上涨也并非由于这些问题得到改善。

  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任总经理陈隆淮亦指出,稀土价格飞涨主要是“政策的问题,加上对未来的预期。比如限制出口的政策,大大抬高了价格预期。”

  在此预期的影响下,游资炒作趁势进入。这些资本的逐利行为不难理解,但让业界痛惜的是,不少稀土加工企业亦随之囤稀土、倒稀土,将重心从生产转移到了资源的买卖上,赚“快钱”的心理使得企业无心在稀土应用技术方面大力创新。

  稀土价格的飙升甚至未必是需求甚于供给的结果。国家对稀土生产本有指令性计划,但事实上已在市场上彻底失灵。目前中国稀土年产量在15万吨以上,而国内年需求量在7万吨左右,实际结果是市场供给远大于需求。

  出口配额制度的不合理也是价格暴涨背后的推手之一。“买卖配额的交易盛行,一吨配额大概是50万元”,一位业内人士称。这样一来,拿到配额的企业几乎可以“不劳而获”,在此刺激之下,生产企业更迫切的想要在贸易环节吃掉更多的利润。

  此外,更多的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狂飙突进的稀土产业重组整合是导致涨价的更重要原因。包钢稀土研究院顾问窦学宏称,产业整合助长了垄断的预期,大量中小企业已经或即将面临“关停并转”,这直接触发了市场价格的上行。

  一批第一代稀土老专家为此忧心忡忡。他们认为现在的稀土行业被一些观点所裹挟,“好像稀土就应该卖成‘黄金价’,这种观点甚至绑架了一些政府部门、官员和企业。稀土不能卖成‘白菜价’,也不能卖成‘黄金价’,就应该是稀土价。”

  在中国表面上争回稀土“定价权”的背后,中国对于稀土行业的管理思路、出口政策等都需要仔细审视。这些措施造成了什么后果?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整个行业可能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专营权整合

  稀土不能卖成“白菜价”,而产业整合可以掌握定价权。正是这两个思路催生了近年来的一系列稀土政策。

  稀土产业整合并非始于今年。早在2008年底,北方稀土行业就曾掀起过一波整合浪潮。当年12月,包钢稀土和内蒙古高新控股有限公司(系包头稀土高新区控股子公司)牵头,整合了包括包头华美稀土高科公司在内的数家民营企业,希望通过统一组织生产、收购、价格和销售,掌控稀土产业话语权。

  在稀土资源较为分散的南方省份,近年来,五矿、包钢、中铝、中国有色、广晟和厦钨等几家大企业积极展开收购重组行动。南方稀土分散在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五省,采矿权证总计超过100个,多集中在当地企业手中。上述多家央企或大型地方国企,纷纷通过兼并收购争夺这些采矿权。

  但是今年开始的稀土行业第二轮整合潮与此前有所不同,这次是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5月初,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大企业大集团战略,进一步提高稀土行业集中度,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将达到80%以上。

  北方稀土市场是包头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包钢集团)一家独大。今年4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办公厅下发《关于征求对<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上游企业整合淘汰工作方案>意见的通知》,要求采取兼并重组、补偿关闭、淘汰关停等手段,对稀土上游企业整合淘汰,以实现内蒙古由包钢集团对稀土采选、冶炼分离生产实行专营。这份方案明确提出要在6月底前完成检查验收总结工作。但现在时至8月,这项整合计划却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局。

  根据方案,包钢集团要向31家列入关停名单的企业停止原料供应,并负责其中21家关停企业的补偿,工商部门负责吊销这些企业的稀土生产营业执照,电力部门则要对这些企业停止供电。

  目前,只有包钢集团按照这一方案停止了向关停企业的原料供应,工商和电力部门并未采取行动。“这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发布的文件,但主要波及包头市,而包头市可能还是想慢慢来。

  自5月4日被包钢“断粮”之后,达茂稀土只能靠库存原料生产,“也就能坚持不到一个月了”,达茂稀土负责人称,至于补偿,“我觉得包钢还不想出钱呢,包钢抱怨称‘我们也是企业,却要帮着政府搞整合’。”

达茂稀土的冶炼和分离车间的生产线已经停了,碳酸氢铵等原料堆放在角落里,只有选矿车间还有几十名工人在生产,其余300多名工人现在无法上岗,只能每月领取公司发放的低保。

  此次内蒙古稀土整合主要的争议有两点:一是整合应该是市场行为,而不是政府的一纸行政命令;二是整合方案脱离企业实际情况,企业难以接受关停理由。

  这次包钢集团主导的整合方案直接选择了“一刀切”。对于兼并重组和关停的判断标准是,对由自治区级以上投资主管部门立项审批的4户稀土冶炼分离企业,由包钢集团与其商谈重组合作;对有关盟市、旗县(市、区)立项审批的21户企业,由包钢集团出资,相关地方政府酌情予以补偿,使其关闭并退出稀土业;对没有立项审批文件的10户企业,则淘汰关停。

  但众多业内人士都认为,真正的标准是看包钢对这个企业感不感兴趣,重组合作的四家企业中,有三家从事金属生产,而被关停的主要是冶炼分离企业,“这部分包钢不想要,因为现在不缺产能”。

  他们的立项审批手续都齐备。直到2008年之后,稀土企业的立项才需要国家发改委或内蒙古发改委的审批,而此前,市区一级都有审批资格。这些企业里,有包头市招商引资引来的项目,而达茂稀土所在的达茂旗还和包钢集团有40年的水源换矿石协议。

  “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需要产业整合,这个政策意图我们都理解。但是具体到操作上,要符合实际情况”,一位企业负责人称。据他透露,内蒙古经信委和包钢集团人员在拟写整合方案前,“只是过来问了很简单的几个问题,也就10分钟”,草率而出的方案里,作为各家企业补偿款依据的产能数据与实际情况差距很大,绝大多数企业可获补偿的产能大大低于其实际产能。

  陈隆淮也指出,有些要关停的企业相当优秀,整合的价格不合理,“整合不是一纸下令就能整合下来的,它是一个经过详细调研,要有企业出路、整合方式和渠道等问题的解决方案。”

  尽管此次整合几乎将注册在案的稀土企业全部包括在内,但却无法解决一个问题——内蒙古还有很多没有任何审批注册手续的“黑工厂”,这些企业的产能总和是包钢的好几倍,实际上,这才是包钢实现稀土专营的最大的“拦路虎”。这些随时以停产应付检查,完全地下交易的“黑工厂”,几乎无据可查。“他们的原料多数盗挖盗采自包钢的稀土矿和尾矿库,要想真正实现整合,包钢首先要在自己身上加强管理。”一位熟悉包钢的人士指出。

  清除“诸侯割据”的战火也已蔓延到福建、广东、广西等其他稀土富裕省份。“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就是通过央企或央企控制企业来实现的,不大可能通过民营企业来发展稀土。”一位与五矿合作的江西稀土企业负责人出于这样的想法,最终选择了拱手相让。

  但在窦学宏看来,目前大型国企的整合动作还只是争夺资源的短期行为,“应把精力放到发展尖端技术上来,不是单纯的做大做强,只看总量。”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