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近10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历程,可谓喜忧参半。从2001年到2010年10年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额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3%,但国内集成电路市场的实际国内自给率仍然不足10%;集成电路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快速提高,但大生产技术依然落后两个世代;技术与产品创新成果迭出,但行业竞争力没有明显提高。究其根源,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不足、产业价值链创新体系仍未形成是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有以下三点:首先,顺应需求变化,创新业务模式。从产业的发展模式来看,模式创新成为企业在复杂环境中脱颖而出的重要选择。近几年,国内一批IC设计企业之所以成功崛起,正是由于他们找到了成功的商业模式,将成熟的技术与应用热点紧密结合,与中国系统厂商共同打造优势产业链,与整机市场共同起飞。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应用市场的特征和终端市场的需求正在发生改变。在移动互联时代,终端制造企业向应用服务企业转型,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处于产业链上游,以终端企业为客户的集成电路企业,必须把握和顺应这种趋势,变革自己的业务模式,不再只是单纯提供产品,还要提供软硬件结合的应用平台解决方案。未来企业要更多地把自己变成软件和服务公司,协同考虑产业链所处的阶段进行战略部署,整合优势资源,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
其次,瞄准新兴市场,形成差异特色。创新不只是局限于满足于客户提出的需求,还要满足客户没有表达出来但实际又有的需求,这才是创新的至高境界。“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力发展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几年的增长不会低于15%,一些产业的增长甚至高达30%。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行业用户或整机企业重新定义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那些运营中心远在欧美地区的国外芯片企业,一时很难满足这些要求,这为IC产业带来新的应用市场和商业机会。中国IC企业如能及时掌握新兴行业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找准切入点,快速推出差异化有特色产品,就能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在新兴市场获得新的发展。
再次,营造良好环境,增强综合实力。创新需要积累,创新需要实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目前还属于稚嫩产业,产业规模小,竞争力弱,抵御市场波动能力差,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原始创新体系尚未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环境尚未形成。在市场开放、直面全球强大竞争对手的时代,企业要实现持续创新,还有赖于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扶持。
令人欣慰的是,进一步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新政策已经出台,新政进一步突出了集成电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从税收、研发、投融资等多方面制定了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这将继续改善集成电路的产业环境,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希望制定政策的各有关部委共同努力,尽快拿出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尽快发挥政策效力。 (来源:中国电子报)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