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尽管我国的转包生产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一直没有走上规模化的发展道路,主要原因是我们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不能与国际接轨,不能适应国际合作和转包生产的需求。
我国航空工业转包生产始于1979年,经过20余年的发展,规模逐年扩大,产品年交付产值接近1亿美元。尽管如此,与全球上百亿美元的航空产品转包市场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其仅仅是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也不过是韩国的一个零头。
我国转包生产发展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探讨的是制约我国航空工业转包生产健康发展的一些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
建立和健全企业的技术标准体系
没有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是我们与国际接轨的第一个缺口。国外先进航空工业企业都有完善的企业技术标准,以此约束和规范所有的技术活动。比如西科斯基公司的DDM(设计图纸手册)详细规定了对工程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不仅包含图纸的技术规格,还包括材料的热处理标准的选用、材料标准的选用等,而且还根据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的实践不断地更新换版。
而我国的航空工业除了有国家标准的国标和国军标,以及一个统一的航标外,企事业单位几乎都没有自己独立完整的技术标准。而航标的最近一次编制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其基础大体还是80年代以前所积累的技术经验和当时引进的一些西方的技术标准,以后又没有更新换版,这些技术标准本身就无法与国际接轨。
整个航空工业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表面上看来很好,但实际上运用起来问题不少。因为我国各航空企业之间技术基础和设备基础相差甚大,很难兼容不同企业间的不同要求,如果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基础条件,就势必要降低技术标准的先进性。
最后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技术标准的网络化管理,只有实现网络化管理,才能有效地缩短技术标准文件的修改、换版工作周期,避免执行过程中某些环节上技术标准和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
因此,建立/健全航空企业的技术标准系统势在必行,它对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西飞公司在这方面有了好的开始。他们根据波音和欧洲转包生产的技术要求,结合公司20余年转包生产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编制和完善了公司的技术标准,向国际先进技术标准靠拢,实现技术标准的国际接轨。由于转包生产和国内产品均按同一技术标准,这就避免了企业内部执行两套标准难于实施运行的局面,不仅保证了转包生产的正常运行,同时也提升了国内产品的质量。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尽管我们“航空产品质量第一”的口号喊了许多年,但与国际航空企业的质量保证管理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最根本的差距是我们的质量保证体系只限于质检人员的被动检查,而不是全员的主动参与。
国外的航空企业产品质量保证除了质检人员外,更主要的是要求全员都参与质保工作,如生产车间的负责人同时也是该车间的产品质量的负责人;工艺人员在编制工艺指令时就必须考虑到如何满足质保的要求,如何安排加工顺序、选用正确的加工工具;操纵工人必须知道如何正确执行工序自检,正确使用计量器具,并对产品的加工质量负责,而且需经过培训考核后方能上岗;质检人员只是负责对加工产品进行检验,根据产品的重要程度,进行抽检还是100%检验。而我国航空企业,质保就完全是质保人员的责任,车间主任只关心生产进度,工人只管加工干活,没有全员质量控制的概念。
此外,我国在管理理念上与西方的管理理念有一个根本的差别。西方认为任何人都可能犯错误,因而从产品设计开始,到工装设计/制造、工艺指令编制、加工制造、工序检验、产品装配、最终检验全过程都要考虑避免操作人员可能出现的失误,每一步都有章可循,这就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各环节的人为出错。而我国的管理理念是重视最终结果检查,不重视过程控制,因而难于保证持续地生产出合格产品。
转包生产和国际合作的每一个项目都要求有一个质保大纲。大纲中对质保组织机构、设计评审、工艺方案评审、工装设计与制造评审、检验与试验、人员的培训与取证、不合格品的审理与控制、计量与测试设备的定期检查、检验设备的使用、检验工具的生产、工装的使用和定期检查、特种工艺控制、无损检验控制、技术状态管理、构型状态控制、生产编号及批/架次管理、供应商控制、首件检验、质量报告、质保文件交付等都做出明确规定,有章可循。而国内项目的质保管理虽然也有一些相关的规定,却没有如此严格,可操作性也差。
质保系统的独立性是保证质保系统正常行使职能的根本保证。我国大多数航空企业虽名义上有独立的质保体系,但驻车间的检验员的奖金由车间支付,与车间的效益挂钩,这会影响检验人员是否能真正行使独立质量否决权。而国外航空企业的质量检验人员与生产车间没有任何行政隶属关系,也没有任何经济上的联系,这在体制上充分保证了质检人员能够独立行使职权。
质保人员的素质也是能否生产出高质量产品的重要保证条件之一。
与国外航空企业相比,我国航空企业的产品检验人员基本都来自由于年龄、健康等因素退二线的操作工人,文化素质有限,而且又没有经过严格的系统培训,难于适应现代大规模数控加工和计算机辅助数字测量的要求。所以大幅度提高我国航空工业企业质检人员的素质是提升航空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改变传统的质量观念,西飞公司参照波音标准,将质量管理的立法、执法和监督工作统一起来,建立健全了由质量检验、不合格品审理、质量保证、计量测试和质量监督组成的质量管理机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编制了成套的质量手册、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
低效率的粗放型管理
管理是我国与西方航空工业有巨大差距的领域之一。我国航空工业传统的管理方式是粗放型的,重点放在最后的结果上,尽管有网络、有节点,关键环节常常派人坐催,但是工作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经常需要加班突击,容易忽视质量和安全,或者无法保证进度。
西方航空业的管理十分强调对生产运行过程的控制,从原材料供应商交付状态、材料库存、转包商零部件供应状态、产品加工投放及运行状态,以及产品支援都纳入管理范围,为此都采用ERP为管理平台。
我国与西方航空工业在生产管理方面另一个重大差别就是编制生产计划时不太考虑生产资源(如厂房、人力、设备等)的平衡,经常出现所安排的生产任务超出实际生产资源的支持能力,计划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很差,动不动就是要加班加点,人员疲惫不堪,生产质量难于保证。这也是经常造成生产计划不能兑现的一个根本原因。而西方航空工业企业在下达生产任务前都事先进行生产资源的平衡,生产计划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如不发生意外都是可以实现的。
在管理方面的第三个重大差别就是工时及成本管理。
从严格意义上讲,我们根本就没有工时及成本管理,只有事后的工时和成本核算。生产完成后把总账一算,然后才知道成本是多少,但这个成本根本不是产品生产的真实成本,更不是产品生产的目标成本。由于工时和成本严重偏离实际状态,从而造成转包生产对外报价没有一套可行的估算办法,完全取决于具体工作人员的经验,因此在转包生产的竞标报价中成功率不高。
而西方航空工业企业对整个生产环节的生产工时和制造成本进行了几十年的统计,从未间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有一套可行的工时和生产成本估算方法,因此可以相当准确地控制转包生产的目标价格。
无论是生产流程,生产计划编制,还是对工时、成本的有效控制,其核心是企业管理和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两个核心问题。这将可能引起企业管理体制的根本变革,这也是为什么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那么难的原因所在。
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按照“准时制”、“零库存”的管理理念,开发了以航空产品生产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成功地应用于麦道80/90机头生产,优化了生产管理过程,加快了生产计划和完成情况的反馈速度。其中,仅生产调度会就减少了1/4,纸质信息单减少40%,生产周期缩短1/3,形成月产4个机头的生产能力,准时、优质交付机头100多个,使成飞公司成为麦道80系列机头的唯一供货商。
从经济上讲,仅麦道机头生产采取4批零件配套订货一项,就减少订货资金50万美元,推迟工艺辅料订货资金16万美元,有效控制了资金积压和短寿命材料的浪费,节省资金600万元。成飞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
生产保障条件差距太大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航空工业企业在生产保障条件建设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国际合作和转包生产的需求,比如数控机加能力与现有型号和国际合作项目需求相比,就显得明显不足。航空产品设计和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无图纸设计和制造依据的数字化传递。在这方面,我国航空工业的生产保障条件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实在太大。
生产保障条件的另外一个差距,就是生产实施不能完全满足西方先进技术标准的要求。比如胶接厂房的温、湿度控制;金属胶接表面的酸洗预处理厂房与胶接厂房间的距离;铝合金零件阳极化厂房到底漆的喷漆厂房间的距离;复合材料清洁间的温、湿度和颗粒计数等方面的要求,与国际先进标准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一些特种工艺厂房布置所造成的之间距离不能满足技术标准要求,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才能弥补或克服的。
近些年来,我国航空工业企业添置了不少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但是许多功能根本开发不出来,例如有的虽然购置了具有每分钟一万多转的高速切削机床,但或因国产刀具所限,或因没有采购必要的配套设备,或因机床配套软件选择不当或不配套,或因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足,机床的高速切削能力形同虚设,使高速切削至今还是我国航空企业机械加工的一大瓶颈。
高水平的现代航空产品要依靠先进的生产设施才能生产出来,先进的生产设施是发展转包生产和国际合作的重要物质条件。栽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
(信息来源: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航空航天分会)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