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中国制药”缘何难以走出国门

来源:http://cccmhpie.mofcom.gov.cn/ | 时间:2011/1/17 13:31:25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作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医药市场,我国迄今已有5000余家制药企业,为13亿人口提供充足的药品。过去五年,外商在我国投资的药企总投资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三分之一用于建设研发中心。这是昨天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简称“RDPAC”)主办的研讨会上传出的信息。

但相比其他中国制造的产品,中国制造的药品远远没有走出国门,在国外的药店与医院,来自中国的药品难觅踪影。我国药品如何才能提升自身品质,在满足百姓需求的同时,早日登上国际舞台?

国产药品标准落后

有这样一组数据堪称“触目惊心”:前不久,世卫组织提供的“联合国药品采购系统”中,印度占有194个药品,我国仅仅占有3个名额,位列末端。联合国药品采购系统主要针对贫困地区,采购质量过关、价格低廉的仿制药,用于慈善用药。

RDPAC总裁刘贞先生坦言,印度与我国在医药发展领域的起步不相上下,可交出的“答卷”却大相径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药品的质量标准未能接轨国际,药品难以获取国外专家信任。据了解,我国仿制药企业过于繁多,曾有一年我国批准开建7000余家药厂,这一数目比全球所有药厂的总和还要大。标准把关不严、入市门槛过低,甚至出现一个品规的药品有数十家药企同时生产的乱象,由此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陷入低价竞争,忽略品质提升,导致我国仿制药水平止步不前。

创新人才“墙外开花”

从原研药到仿制药,我国制药水平双双落后,除了投入不足等原因,创新的土壤与环境也值得反省。

某知名药企一位专家说,在全球药物研发领域,中国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美国的研发中心为例,三分之一是华裔,包括默沙东生产的首个降压药等多个“拳头”原创药物,也皆由华裔人士研发成功。可见,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并不低,只是在国门之外“开花结果”。

为扭转这一现状,相关举措已着手开展。去年,共有15家跨国制药企业在我国设立了19个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在引进博士级海归人才之外,也纷纷招聘本土人才,并按国际成熟模式加以培养。跨国企业的培养模式能否“移植”至本土企业?专家认为,除了引进人才外,完善激励和引导的相关政策更显重要。以药品定价来看,欧美市场仿制药的定价也有分类,第一个仿制药定价是原研药的75%,第二个仿制药定价是原研药的70%,以此类推。合理的定价,可以引导药企更注重创新研发能力,激励人才发挥功效。

规范“医药代表”不可忽视

我国制药行业水平参差不齐、竞争监管不严,还引出了一个被妖魔化的职业——“医药代表”。RDPAC总监温晓春说,医药代表作为药厂与医院的沟通桥梁,在国外备受社会尊重。可在我国,这个职业的从业人员知识背景普遍偏弱,甚至成为收受回扣、商业贿赂、医生药企勾结的反面典型。专家说,我国医药市场要与国际接轨,规范“医药代表”环节不可忽视。

从今年起,RDPAC新版《药物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药品推广准则》正式推广。《准则》不但依据国际医药协会对“医药代表”设了高准入门槛,更为“医药代表”的行为准则列出框架:收集临床药品安全信息反馈给企业,向医生传递药品知识等等。专家表示,此举有利于制药企业形成公平、公正、透明的竞争,继而以提升品质为核心,找寻“国药”走出国门、登上国际制药舞台的出路。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