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明显复苏迹象,从“底部”上行至今,市场形势整体开始向好,但据多家预测,中国经济有可能“二次探底”,为此,提醒企业注意防范风险。
应借“二次探底”升级
中国家具业面临“二次探底”良好机会利于发展
与经济大势相对应的中国家具业的“二次探底”应该说是一个极坏的消息,刚刚恢复元气的中国家具业许多棘手问题亟待解决的同时,有可能被“二次探底”冲击,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困难。
也有部分行业专家表示,中国家具行业的“二次探底”利大于弊,因为中国家具行业呈现的是无序发展状态,大多数企业素质偏低,其盈利手段主要靠量大价低,或某一方面的资源优势等。“二次探底”将会再次淘汰一部分企业出局,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有利。
“二次探底”无疑给企业带来许多困难,但有利的一面是行业“被升级”。持有以上观点的行业专家们认为,中国家具业目前没有核心价值,对于出口家具而言,中国绝大多数家具企业在国外并无自有品牌和终端掌控力,取得采购商信任的法宝只能是质量上乘、价格低廉等。对于内销企业而言,绝大多数只是“中间商品牌”,无终端大众消费品牌,过分依赖渠道建设开拓市场,但真正能使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是大众消费品牌的塑造。就产品本身而言,中国家具设计混乱不堪,既不懂欧美风格原创设计的文化内涵,又不知道兼容并吸,洋为中用,使中西家具高度融合,照单生产之外,原创设计寥寥无几。对中国传统家具的继承方面,复古成为主流,古为今用、与时俱进的产品演绎始终浮在表面,因此,中式家具成了古板、保守、陈旧的代名词,消费群体弱小。
事实上,家具的设计是设计师以自己专业的眼光,归纳整理消费者的功用需求和文化追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物质材料的一种全新表达的产物。而这一点在中国被颠倒了过来,先是复制中国古代产品、复制西方设计产品,然后强加给市场,消费者舍此无它,只能被动接受和选择。所以,我们的生活方式被颠倒、被扭曲,于生活的无意识痛苦中而不自知。
总之,中国的家具没有品牌的核心价值基础,也就谈不上拥有核心的品牌价值。所以说,有业内人士称:“20年之内,中国家具无法同欧洲家具相比。”细想起来,也不无道理。
行业缺乏“外脑”支持
另据某业内专家称,中国家具业系统不畅、不完善也是行业重大缺陷之一,如专业服务机构不专业的问题。产业的提升乃至转型升级,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转变,外部合作服务性机构也是关键,俗称“外脑”。像威扬设计公司,不用找客户而是客户排队等威扬公司的档期,一些对平面设计、空间设计、卖场摆设、配饰搭配等方面极为挑剔的一流水准的大牌企业也较为认可其业务水平,而这样的公司极为少见。
“外脑”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用创新概念对企业进行营销整合和企业素质提升,而这样的“外脑”在中国更为稀少。某大型营销公司在对东莞一家著名品牌企业实施营销策划过程中,屡犯方向性错误,致使该公司目前负债累累,近两年一直在艰难维系。
系统问题还体现在中国家具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流通过程中,一方面物流系统不完善,造成在途时间太长、耗损过大等;另一方面,流通成本高,由于各环节成本较高,家具售价一般偏高。这样,由于价高,生产企业的销量相对减少。最重要的一面是,中国家具流通环节结构较为混乱,上下环节的衔接和配合不科学。如有的企业直营店设置过多,或直接找加盟商,营销环节细分不够等,虽也能较好完成流通过程,但同国际市场那样有采购商、进口商、品牌运营商、经销商、批发商等,国内企业还做不到,同时,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许多业内专家对中国家具整体规模庞大喜忧各半。一个产业的整体规模庞大,意味着竞争优势强,但由于中国家具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整个家具行业显得大而臃肿,不合理因素长期存在,而无法自身消化、消除,并自我提升。
在资源日益短缺、各项经济指标令人担忧的情况下,是考验企业生存能力的关键时刻。中国家具行业也会随着市场大势波动,有可能的“二次探底”,将会进一步收窄企业的生存空间。那些长期靠行业过度宽松的环境生存的企业,势必会困难更多,或被淘汰出局,这也是行业愿意看到的,毕竟,没有了这些企业,中国家具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实现。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