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加快新品研发速度,增加新品市场投放,已经成为缝机企业调结构、促转型的共同选择,其积极成果和正面效应是不容否定的。CISMA2009期间对上百个新产品的评选和表彰,就是对前几年全行业新品研发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和集中性检阅。可能至今尚无机构或部门对所有这些新产品本身的成活率和市场的接受度进行过专门的调查。在不拘泥于对新产品概念的准确界定,也无法对其所提供新价值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只是就新产品开发“宁可少些,但要好些”的观点,阐述一些浮浅的认识,以期引起业界的重视。
从企业能力看,只有集聚资源,才能重点突破
当前,缝制机械行业的盈利能力不尽人意,据协会有关部门的初略统计分析,近几年全行业的平均毛利率大致维持在约15%甚至更低的水平,处于“微利”和“亏损”的临界状态,与行业前些年曾经达到20-30%左右的毛利率相比,几乎跌去近半,与国外著名品牌鼎盛时期30-40%甚至更高的毛利率相比,更是相差一大截。这一现象表明:企业眼下即使节衣缩食,但可以用于研发的资金仍然是十分有限的。尽管对业内各级高新技术的授牌企业而言,有着科技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一定比例的要求,但实际上能满足这种要求的可谓凤毛麟角,大多是在统计汇总时打打“擦边球”应付了之。这是大多数企业的真实现状。
考虑到任何一个真正具有重大创新点的新机型所需投入的研发成本,试想一下,企业要全线出击,多点开花,从客观上来讲,难以有充足的财力给予有效的支撑。就资金而言,新品研发的战线不宜过长,摊子不宜过大,应该是一种明智而务实的选择。“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在现实的环境下,一定的时间内集中力量拿出一个“既叫好,又叫座”的拳头产品,显然比胡里花哨的花拳绣腿要实惠的多。
同样,作为一个规模有限的小行业,从总体上来讲,缝机行业科技实力并不强大,研发人才紧缺也是各企业共同的短板。尽管这几年各企业在研发体制机制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专业人才总量不足,加上这几年行业不景气导致人才外流加剧等等,研发团队承受的压力明显加大。在这种情势下,更要着眼长远,刻苦磨砺,切忌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企业应当为科研人员提供一种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聪明才智的、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不要让超负荷运行常态化。
从行业分工看,只有差异发展,才能形成特色
合理分工是缝制机械行业走向成熟的要件之一。当然,这种分工应该而且必须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和基础上才能完成。但是,为了实现分工,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几年重复生产和同质化发展造成的不良后果,已经让全行业头痛不已。其实,重复生产的源头是重复研发,产品同质化是研发同质化的必然结果。相反,只有确立了差异化发展的思路,才有可能真正形成企业的产品特色。
什么赚钱生产什么,这话并不错。问题是能赚多少钱、能赚多长时间的钱,还得算算机会成本和边际利润。说的直白点,研发和投产任何一只产品,都必须客观而尽可能准确地弄清其潜在的市场容量和现实的供应量并且科学地判断本企业参与其中的优劣势所在,应该对产品发展战略和策略深思熟虑而决不是盲目上马、仓促上阵。
要想全产品链通吃,行业大型骨干企业已经力不从心,对众多中小企业来讲更是不可思议。但“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潮一直没有真正销声匿迹,其原因除了对客观经济规律认知上的缺失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思想方法上的偏颇。如果仅仅满足于在企业产品样本上的琳琅满目或是表象上的繁荣,而不是循迹“样品→产品→商品”加以有效推进的话,行业分工就永远无法实现,企业特色就始终难以形成。
看历史,当年“平、包、绷”一哄而起酿成的惨烈局面记忆犹新;看现实,近几年在某种激情驱使下的花样机又遍地开花。但是,这种局面能维持多久呢?为什么只有当我们支付出高昂的代价后,才能幡然醒悟,真正明白产品研发也必须坚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企业的产品线是否越长越好,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选择合理的产品结构与为用户提供配套成线的服务,两者并不矛盾。配套成线应该以行业的视野来筹划,用行业的资源来实现,而决非仅靠某个企业的单枪匹马就能完成。即使研发能力强大的德国、日本同行中,也找不出所谓的全能型企业。重机为什么至今没有涉及绣花机,兄弟为什么不推出绷缝机,杜克普的自动缝制单元为什么使用飞马包缝机配套等等,彼等所以不为,非不能为之,而是非必由已所为。
从产业特征看,只有循序渐进,才能夯实基础
缝制机械行业的进入门槛不高,但现代缝制机械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不低。业内比较认同的观点是,一个真正有技术亮点的新机型,从构思到面世,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而真正趋于成熟,大多需要3-5年,甚至更多。考虑到跨入机电一体化时代,产品智能化要求的普遍提高,缝制机械产品与关联产业依存度明显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在一定程度上还将受制于配套的同步性乃至光、电、气等跨科学的联动发展水平。实际上,随着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即使研发手段有所改进,但研发周期并不会随之而缩短,需要我们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作风,来不得半点的浮夸和轻率。
过去,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教训,或是为了赶在某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上的“献礼”,或是为了完成某个年度必须达标的项目,不惜违背规律,不按程序办事,在新产品研制过程片面求快赶进度,甚至在样试或批试这些重要环节上偷工减料,其结果则是欲速则不达。先天不足的新产品进入市场,不仅给用户带来了无尽的烦恼,而且严重损害了自身的信誉。这些反面的案例今天仍需引以为鉴。
研发是着眼未来的企业行为。但是,就缝机行业现状而言,我们现今的产品开发上基本都属于“现炒现卖”,不仅缺乏基础性的研究,而且缺乏储备性的开发,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了产品更新的节奏,企业无暇进行深层次的前瞻性思考,客观上难以摆脱短视症的困忧。长此久往,新产品研发的起点难以提高,关键技术难以突破。因此,为了明天,我们只有潜心钻研,以“十年磨一剑”的意志,才能投身新一轮更高境界的研发。事实上,国内同行们在当代缝制机械主流技术上的每一项重大进步,无不是以时间换来的发展新空间。电控技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到“十一.五”初的规模化普及,大约花了20年的时间;无油直驱从上世纪末的概念导入到“十一.五”中后期的大面积推广,也大致经历10来个年头。
总之,随着全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深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企业对新产品研发的空前重视和加大投入,已经显现了初步的成效。提出“宁可少些,但要好些”的本意是:在行业即将进入“十二五”之际,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全行业共识的今天,我们需要推出更多能够体现中国作为未来缝制机械产业强国风范的高水平新产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真正到来。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