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行业的黄金期已过,步入微利期。
一、农药由盛转衰的历程。目前,国内农药企业主要分原药企业和制剂企业,早期,由于原药企业的技术和资金门槛较高,行业竞争者相对较少,原药企业产品盈利丰厚,特别是从事即将到期的后专利农药品种利润率更高,普通原药产品,由于生产企业较多,毛利率一般在20%左右,如果是大宗的原药产品可能会略低;由于原药企业的盈利性较高,资金涌向原药制造业,大批原药项目上马,产能急速扩张,行业供给大幅增加,而下游需求平稳增长,导致供需失衡,原药产品价格一降再降,原药企业盈利能力已今非昔比;早期,由于原药盈利能力较强,业内关注较多的是原药产品,而忽略了制剂行业,实际上制剂行业盈利相对稳定,制剂行业的毛利率基本上能达到30%左右;传统有机磷农药的退出,新型杀虫剂替代以及除草剂的大规模应用带来农药行业10年的持续繁荣,其中杀虫剂占比从98年73%,下降到09年43%,而除草剂从98年的16.8%的占比,上涨到09年44%,除草剂的产量也从98年的8.9万吨,增加到81.6万吨,10年近10倍的上涨,结构调整造就农药行业持续繁荣,而08年草甘膦价格见顶回落,宣告农药黄金10年的终结,行业进入调整期,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滑是农药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二、产能过剩是根结,气候只是压垮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首先,农药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由于国内农药市场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大量出口短期缓解了国内农药产能过剩的矛盾,2009年国内农药原药出口49万吨,占当年国内产量的26.6%,而2004年农药出口39万吨,出口占比为52.4%(未考虑制剂间接出口),过渡依赖国外市场给行业留下产能过剩的隐患,2008年,全球的金融危机不仅给金融和制造业带来巨大损失,金融危机也减少了对农业的资金支持(国外农业是信贷农业,这和国内有所区别),加上粮食价格下跌,导致农药需求下降,国内农药出口受阻,出口型的农药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国内市场,抢占国内农药市场的大蛋糕,出口转内销致使国内农药供给增加,而国内农药市场并不如预期的增长,2009-2010年冬季低温,减少了虫卵数量,10年春小麦虫害大幅减少,甚至没有虫害,加上西南地区干旱,在经历2008、2009两年的农药小年之后,生产商、经销商和零售商积累了大量库存,需求下降,库存高企,终端市场开始价格战,制剂产品大幅降价比比皆是,农药产能过剩问题爆发,出口转内销加剧了国内竞争,而气候因素是压垮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来源:化工产业损害预警课题组)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