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低钢价如何“硬扛”高库存 钢铁业应“内生”调节机制

来源:http://www.cacs.gov.cn | 时间:2010/7/13 11:08:56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一方面是“超跌”的钢价,已使相当一部分钢厂和贸易商出现“暗亏”;另一方面是历史上少见的钢材高库存。这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看来,“是必然的结果”。

业内人士认为,“低钢价-高库存”是一个“矛盾极端表现”的阶段性问题,应当理性对待。同时,国内钢铁业多年来面对市场调整,始终“扛”字当头,以“硬挺”方式被动应对,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应尽快“内生”调节机制。

高库存问题:不要“数字来、数字去”

据中钢协最新的报告称,5月末,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五种钢材社会库存量合计为1578万吨,在连续第二个月环比下降后又有所上升。而国内主要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的监测显示,7月初国内20多个城市的钢材库存量为1508万吨左右,同比增长74%75%之间。

戚向东说,对钢材社会库存量的统计很复杂,数据之间难免有一些出入。目前的钢材库存总量在1500万吨至1600万吨之间,处于高位。“但重要的不是数字,而是如何认识”。

戚向东分析,钢铁业是一个“中间体”,永远对应着宏观经济、上下游,不能就钢铁说钢铁。库存问题同样如此,不能就库存说库存。这一轮钢铁库存上升,是经济复苏的“必然结果”,否则就难以满足复苏带来的市场要求。全球业内都是这么一个情况。今年前5个月全球钢产量同比增29%以上,5个月内有4个月钢铁设备开工率超过80%。全球钢铁库存都在上升,这是经济复苏“补库存”的一个共同走势。某种程度上说,一定的钢材库存水平,是保持整体经济和市场稳定的一个因素。

钢价“超跌”有恐慌因素:库存“弹性”不足

4月下旬以来,国内钢价不断下滑,不少品种的价格已接近或达到生产的成本线。

戚向东说,市场处于调整之中,面临一定的压力,但目前的钢价水平已处在超预期下跌的阶段,“有非理性因素”,市场对政策的调整有“不确定性”预期,所以容易恐慌。

在钢价持续下跌的同时,钢材库存的“历年规律”却出现了变化。国内钢材库存的规律是,每年3月中下旬达到年度的高水平,然后持续下降,到12月前后形成一个年度低点,来年1月份、2月份又再次上升。但今年这个规律却出现了变化,3月份开始下降后到5月份却未持续下降,形成目前库存高企的状况。这说明库存的弹性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目前货币的流动性依然较强,加上上半年通胀预期较为普遍,钢材存货的调整就显得有些“失灵”。

目前,由于钢材出厂价与市场价的“倒挂”未解决,贸易商一时不愿进货,下游用户也不愿增加库存,高库存风险正在向钢厂转移。

 “硬扛”机制要改变:应“内生”主动调节的动力

正因为现在高库存风险向钢厂转移,钢厂渐渐逼向亏损线上,市场的目光也“盯”住钢厂,普遍的看法是:释放钢市风险的根本出路是“钢厂减产”。

但处于市场调整的“紧要关头”时,钢厂往往选择“硬扛”,而不是主动调节。虽然“以销定产”说了好多年但就是没有落实的动力。

“硬扛”现象的背后是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产业集中度问题,由于行业分散,竞争过度,先减产吃亏,先减产就会失去一块市场份额;二是行业门槛不一致的问题。中小钢厂人工、环境、资源等成本较低,有一个不合理的“边际”空间;三是行业周期性波动频繁,“振幅大、波段短”,即使钢价大落,但一般情况下1个月、2个月就过去了,“忍一忍、挺一挺、扛一扛”成了惯性思维。

只有钢厂真正感到库存“涨得要爆棚”,下游订单拿不到,每吨产品亏损300元以上,才会认真想一想实质减产的问题。但这种心态下的减产,依然是被动的“去库存”。

内生主动调节的机制,对钢铁业十分关键。就眼下的状况而言,如果钢厂主动减产,一方面可以减少对上游铁矿石等原料的需求,在矿价形成机制转型的关键时刻获得一定的“市场主动权”;一方面主动调整钢材市场的供求关系,减少供给促进需求,稳定钢价。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