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出口增速和顺差余额都大大超出我们之前的预期”。对于刚刚发布的外贸进出口数据,几位专家的回答如出一辙。
据海关统计,5月份我国出口1317.6亿美元,单月出口规模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增速达48.5%,比上月加快18.1个百分点,大大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32%;进口1122.3亿美元,同比增长48.3%,比上月放缓1.4个百分点。贸易收支从4月份顺差16.8亿美元急剧增加到195.33亿美元。与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5月份相比,出口增加9.2%,进口增加11.4%,月度贸易顺差也恢复到危机前20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
出口加速增长,除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去年同期同比-26.4%的基数影响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基本面的持续改善。兴业银行(601166)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认为,5月我国主要商品出口额以及对主要国家的出口额均出现反弹,特别是对欧、美、日、东盟和加工贸易的增速都较快,显示全球经济继续复苏,而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尚未显现。交通银行(601328)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能华进一步解释说,欧盟、美国分别占到我国出口市场份额的20%、18%,欧美都是高消费国家,经济复苏带来的拉动效应比较明显。2010年5月份公布的OECD综合领先指数由上月的103.3增至103.9,已经连续14个月上升。5月份,中国对欧盟、美国的出口分别为258.61亿美元、241.0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9.70%、44.30%,增速比上个月分别加快了21.21个百分点、25.15个百分点。此外,5月份我国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也呈现快速增加的态势,当月我国对东盟、韩国、台湾省的出口同比分别增长了48%、52%、78%,尤其是对俄罗斯的出口同比增长了91.61%,接近翻番。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海关总署统计显示,5月份高科技产品出口年同比增长50.6%,电机产品增长47.3%,但此类高附加值产品并非出口强劲增长的唯一驱动力,钢铁、铜和锌的出口也很强劲。比如,钢坯及粗锻件的出口年同比增长了408倍。野村国际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表示,正是由于钢铁、铜和锌出口的大幅飙升,导致了5月份出口的超预期高速增长。但他认为,这种由于出口超预期增长带来的贸易顺差大幅提高“难以延续”,并坚持预计今年进口增速将远高于出口,2010年贸易顺差将从2009年的1960亿美元收窄至700亿美元。
对于未来出口走势,多数专家都做出“总体向好”的判断,但也同时认为“出口增速将逐步回落”。刘能华告诉记者,未来我国出口情况取决于几方面因素的较量。正面因素主要是OECD综合指数、PMI等现行指标显示,美国和新兴市场经济复苏态势较好,世界银行日前发布《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将在2010年增长2.7%,2011年增长3.2%,这对中国出口有较好的拉动效应。但不利因素也潜藏其中,并可能引致未来出口增速的下滑。
“总体看来,当前愈演愈烈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出口的负面影响目前尚未显现出来。但根据我们的分析,人民币兑欧元汇率的变化,大约要到3个月之后的出口数据上才能看到”。鲁政委表示,给定目前人民币对欧元已同比升值15%左右,我国对欧元区的出口会由此前的两位数增速降至个位数,“也就说,大约在7至8月份,我们将能够清晰看到中国对欧元区出口的下滑”。但他同时认为,相对去年,今年的出口环境仍然要好得多,因而这种负面影响是可控的。
影响我国出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民币汇率问题。刘能华说,目前人民币对美元基本保持稳定,但是美元指数持续升值,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将呈现升值的态势,现在市场上一年期的人民币NDF已经开始升值的预期。在外贸微利时代,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的累积效应将更加明显。鲁政委则表示,在8月份及其之后投资再度发动之前,6至7月份我国顺差可能暂时重返100亿美元至300亿美元之间的高位,在欧债令美元升值明显,其出口受抑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可能再度卷土重来。与此同时,CPI预计也将继续上升,也会进一步加大升值压力。他认为,在当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维持稳定的情况下,我国只能被动承受欧元贬值的冲击,而无法主动进行调整。数据显示,目前欧元区大约占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14%至16%,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如果人民币兑欧元升值15%,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大约会下降10个百分点左右,这就意味着中国整体出口将因此而下降1.4至1.6个百分点。而如果考虑其他国家目前已对美元明显贬值,由此对我国出口所造成的冲击可能就更大”。另一方面,在4月中旬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随着欧元兑美元的大幅贬值,主要亚洲经济体纷纷在5月初开始对美元贬值,已对冲欧元兑美元急剧贬值的影响。其中,亚洲与我国产业结构较为接近的韩国、台湾、印尼、马来西亚等都出现了非常显著的贬值,由此可能对我国出口市场构成挤占。
成本因素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国内价格上涨推动劳动者工资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增加了中国加工贸易的成本,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减弱。“加上2009年低基数效应的逐步消退,未来出口同比增速将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刘能华判断说。对于上述三大隐忧可能给我国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专家建议应保持足够的警惕,并采取适当措施及时加以应对。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