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松下宣布将其位于日本西部姬路市新投建的液晶面板工厂月产能扩产到81万片。至此,松下拥有的两家液晶面板工厂月产能已经超过140万片,比其等离子面板产能(年产能1000万片)多出600万片。
号称“全球最大等离子企业”的松下,至此完成从“等离子主导”向“液晶主导”的大转型。
在业界看来,松下此举具有风向标意义,标志着等离子在和液晶的较量中终于败下阵来。
一个问题自然而然被人提起:为什么坚持做等离子的松下,终于转型做液晶?
“液晶为主,等离子为辅”是物竞天择
曾几何时,松下是全球最卓越的彩电企业之一,与索尼不相上下。一个显见的事实是,眼下的松下已经没落为二流品牌。而这个没落与其等离子战略分不开。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平板技术兴起。和今天的新能源汽车相似,没有人知道平板电视到底该向何处去,液晶?等离子?松下选择了等离子方向。随后若干年,松下在等离子产业化上投入重金,终于建构出庞大的等离子帝国;以夏普为代表的阵营,则选择了液晶方向。于是,平板电视同时拥有了两个名字:一个叫液晶,一个叫等离子。
在最初的较量中,等离子走在了液晶的前面。中国平板电视的兴起,也是从等离子开始的。
2002年7月,TCL率先发起“等离子普及”风暴,把原价5万多元的40英寸等离子电视一下子拉到3万元以内,人们从此开始认识平板电视。
但是,率先发威的等离子很快就被液晶的声音淹没。最早发威等离子的TCL到2005年时转向液晶。有意思的是,对TCL等离子战略大加挞伐的长虹,却于2007年选择了等离子,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为什么等离子和液晶的较量以等离子败阵而告终?原因其实再简单不过。首先,等离子阵营过于保守,市场战略一直采取守势,在产业布局上无作为,作为同时拥有等离子技术和面板资源的松下,缺乏开放心态,不愿与其他企业分享技术成果。而后起之秀的液晶企业则不同,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强烈的开放心态。其次是等离子产品本身存在先天缺陷,那就是无法做小。等离子电视是从40英寸大屏幕开始做起的,这和液晶从15英寸做起刚好相反。由于尺寸大小的原因,二者价格相差悬殊,导致大多数消费者因买不起等离子而转向液晶。虽然2007年等离子企业也宣布推出37英寸等离子电视,但是,市场上至今鲜见中小屏幕产品。在等离子无法做小的同时,液晶却越做越大,并最终完成了从小到大的全线覆盖。液晶产品本身的不足,也在这几年一一克服。
因此,等离子在与液晶的较量中节节败退,绝对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原因的。
松下转型液晶,标志着等离子彻底边缘化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2007年之后,最早站队在等离子阵营的索尼、LG、三星,相继宣布削减或推出等离子投资,加大液晶的开发、推广力度。
正是这个时候,中国著名彩电企业长虹做出了与全球主流彩电企业相反的选择。2007年4月,长虹宣布一期投资6.75亿美元、总投资20亿美元的等离子面板工程启动。长虹投资等离子面板的理由看起来很美,“不做面板毋宁死”,然而稍加分析便不难发现,这是一起不折不扣的“风险投资”——长虹的选择与产业大势背道而驰。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接下来,长虹面板产业进展极不顺利,原计划2008年10月建成投产,因故推迟到2009年4月,未果,再度推迟至2010年1月。就在长虹一推再推的过程中,全球平板电视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液晶、等离子销量比,从2004年的2.6:1,变成了2006年的4:1,到2009年,则变成了10:1。等离子在和液晶的较量中节节败退。 无奈之下,长虹不得不于2009年6月份宣布进入液晶上游领域。这对于资金本来就十分紧张的长虹,无疑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但是,长虹最终还是清醒了,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然而,巨量的等离子投资,有可能成为长虹未来若干年不得不背上的沉重包袱。
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假如当初长虹将6.75亿美元投在了液晶面板上,会是什么样子?实际上,这样的假设毫无意义,因为历史不能重演。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断言,长虹目前的结果会更好一些。因为,自2009年下半年,诸多企业开始投资液晶面板领域,说明液晶面板的投资方向是正确的,如果2007年长虹即投资液晶面板,至少领先别人两年。遗憾的是,这一切都只能是假设。回想当初,诸多媒体质疑长虹投资缺乏理性,长虹“力排众议”,一意孤行,正应了前总裁倪润峰那句名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