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后,低碳经济 倍受关注。在不久前结束的“两会”上,绿色、低碳 经济、节能减排成为两会谈论和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中央领导也曾多次强调,要更加注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经济。作为能耗大户的陶瓷业,无论在第六届陶瓷 行业新锐榜评选中,还是不久前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建筑陶瓷及卫浴 科技精品展览会,“低碳绿色”成为贯穿展会的主线。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在去年底召开的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高层论坛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说,下一步,环保部将配合国家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试点工作,以中国环境标志为基础,探索开展低碳产品认证。通过向产品授予低碳标志,探索低碳产品的采购和消费模式,以公众的消费选择来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吸引全社会参与到低碳经济中来,促进形成低碳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
低碳产品认证,是以产品为核心,在产品的整个生产和销售的链条上,都采取低碳的过程和模式,以最低的能耗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来。低碳产品认证是政府用半强制化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以创新为手段,努力开发低碳产品技术,以产品为导向,引导全社会消费者向低碳的生活模式转变。对产品进行低碳标准的认证,该认证将在产品包装上有低碳环境的标识,以此大力推动国家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及快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近3年来,英国、欧盟国家、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已进行了很多产品的低碳认证。2004年时,德国就已有环境标志的产品达4000多种,占全国生产产品的30%以上,日本有环境标志的产品达2500多种。
因此,陶瓷业面对低碳风暴,应该直面挑战,奋起直追,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打造低碳经济、低碳产品、低碳企业,全面提速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
“低碳”时代要求陶瓷企业把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对陶瓷业来说,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陶瓷企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具体落实。一方面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完善管理体系,强化日常管理与考核,把指标层层分解,紧紧围绕“人、财、物”的管理和使用,多渠道、多途径寻找节支、节流、节能项目。要让节能减排成为一票否决的硬指标。另一方面,加大宣传教育,全员参与,共同努力,让节能减排工作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和工作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员工的实际操作水平,直接影响到节能降耗的效果,要让员工积极投身其中,从操作层面提高节能效果。
“低碳 ”时代要求陶瓷企业把创新磨砺成治理节能减排“顽症”的良药。陶瓷 业普遍存在高耗能、高污染的“顽症”,除了更新装备、加大技改投入等硬性投入外,更要把科技创新和更科学的流程再造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抓手。比如采用先进的生产装备,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把能耗指标降下来;比如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让产品质量有效提升,降低废弃物的产生;比如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让生产流程更顺畅、更科学,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比如采用先进技术对原有装备、工艺等进行改造升级,让效率和能耗更匹配,让节能与减排更和谐。
“低碳”时代要求陶瓷企业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注重细节,抓大不放小。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抓好大项目技术升级与改造的同时,不放过精细化管理的细节和环节。西瓜要抱,芝麻更要拣。低碳时代,要求每个人从工件、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习惯入手,更要求每一家陶瓷企业从成本与费用支出的每一个环节着手,凡是企业需要付出的方方面面,都有必要进行控制,都需要进行管理,都可能挖掘出潜力。
“低碳”时代,节能减排,是陶瓷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结构调整的内在需要,可以极大促进企业生产技术升级、效益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还可以从根本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抓好节能减排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实现长远发展的百年大计,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树立良好社会效益和企业形象的强大动力。
18部委正联合大力淘汰落后产能,陶企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节能减排只是陶企改革的第一步。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