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新疆羊毛产业发展的出路在于经营体制创新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0/3/10 15:47:09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2008年,全球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和国内生产加工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羊业产品作为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也未能幸免,其经营体制制约作用也就突显出来。如何摆脱困境,提高行业竞争力,成为每个业内人士责无旁贷的职责所在。改革开放以来,羊业经营体制有了很大改善,在生产领域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稳定的生产方式,对羊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羊业流通体制改革先于其他农副产品的改革不断深化,已经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竞争格局。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农牧民遇到的最大难题是生产与市场的连接问题。由于产销脱节所引起的生产反复大起大落经常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现有经营体制中的矛盾已经成为妨碍羊业增产和牧民增收的突出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有新思路和新举措。
 
  羊业经营体制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羊业经营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进步,市场竞争和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多层次的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价格机制的作用日趋显著。但目前我国羊业经营体制仍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不能在质量、数量及加工储运系统上创造与国际国内市场接轨的条件,实现从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跳”,影响着羊业的发展和农牧民收入。
 
  生产经营规模小是提高羊业产品竞争力的最大障碍单家独户的羊业生产者没有能力承担起实现商品流通的重任。特别是在新疆,由于交易地理跨度大,其产品需要长距离运输,没有成规模、有实力的经营组织,很难完成这样的经营任务,就是有能力完成者,也因为交易规模小,运销半径过小,从而造成经营费用高、损耗大、效率低,加大运销成本,削弱了产品竞争力。
 
  羊业经销队伍投机性强是经营体制中的薄弱环节在新疆,农牧民经营组织小,主要依靠经销商从事经销。这些经销商虽然大多数是由农牧民分化而成,但大多数是专业化的商人,与农牧民是纯粹的交易关系,不能代表农牧民的利益。在市场行情不好时,他们有时全身而退,有时靠压级压价最大限度地把风险转嫁给农牧民。既使市场行情好时,羊业产品的利润大部分也为商贩所得。
 
  羊业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处于初级形态,无力提高羊业产品的竞争力新疆羊业产品市场建设一直存在着资金不足、投入分散的问题,就是建设起来的市场,摊位制、包税制对市场的组织者来说它不是羊业产品市场的组织者,而是房地产商简单的物业管理者,是明显的初级市场。在经营上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市场合力。造成这些突出问题的原因:一是经营体制改革“破”字有余,“立”字不足。羊业经营的改革首先是向统购统销的传统经营模式开刀的,其成效也十分显著,很快形成了多成分、多方式、少环节的全新局面,但是由于传统的习惯思维,认为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改革采取了一放了之的办法,认为农牧民会自然而然地组织起来,说到底还是生产决定论,认为生产方式决定交换方式,结果是任其放任自流,无法形成合力。二是讳忌“合作”概念,对创新的经营体制缺乏信心。实际上在农村改革中期,很多有识之士认为,中国的第二次“合作化”必定到来。但是由于第一次合作对农牧民剥夺的伤害,从上到下,都对合作有些担忧,从上面来看认为,合作的必然局面已经形成,但要遵从民意,以自愿为主,从农牧民来看,生怕新的合作方式剥夺了自己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因此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到的事,很难用“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
 
  羊业产品经营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羊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形成羊业产品生产与经营一体化的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两个认识上的问题。
 
  重视农牧民在经营体制中的主体地位羊业折价归户承包经营是牧业政策的基石,是牧业经营制度和牧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础,农牧民不仅是牧业生产的主体,也应该成为羊业产品经营的主体。
 
  农牧民既然是市场经营的主体,其发展的主动权也在农民。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按照“重引导、少干预、多服务”的原则,尊重农牧民的创造和意愿,体现农牧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维护农牧民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积极引导而不旁观,热情支持而不干预,积极参与而不包办,要引导农牧民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发展的道路,使农牧民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受益,在发展中自觉规范行为,提高素质。只有充分尊重农牧民的意愿,从现实需要出发,由农牧民自觉地创新的经营体制,才会受到农牧民的欢迎;只有充分尊重农牧民的选择,不搞“拉郎配”,才能得到农牧民的认可。
 
  重视流通对生产的支撑作用要把流通体系建设作为羊业产业化的重要部分来重新认识,流通是现代经济的火车头,是生产价值实现的组织和载体。国际国内成功的经验表明,健全的流通体系是羊业产品再生产过程的血脉和神经,是各种生产要素的集结、融合与聚变的载体,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引导力量。
 
  经营体制创新的方向和模式
 
  羊业产品产业化与其他农副产品遇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是如何把千家万户的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市场相连接的问题。这一点在羊业产品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原因是牧业上的自然经济色彩浓重,牧民合作意识薄弱。因此,要把农牧民引导到产业化的轨道上来,使羊业产品得到健康发展,必须借助外力的推动和明显的示范效应。
 
  建立全国统一的行业协会综合国际上成功的经验,羊业产品的经营主要是通过协会模式。如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法国等国家都是通过协会的形式,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目前我国的行业协会仍然是条块分割时代的产物。如作为重要畜产品的羊毛,全国涉及羊毛的行业协会多达5个,有农牧部门的生产协会、乡镇企业的全国羊毛协会、流通部门的畜产品协会、纺织工业所属毛纺工业协会、进出口部门的土畜商会。本身行业协会的组成就是打破条块分割的界限,按产业的需求,以产业链为主线组织起来的,但目前行业协会无法完成行业任务,各自为政。建议合并四个协会,按羊业产业统一运作。
 
  改造传统市场业态,提高市场合力市场建设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推进羊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在推进羊业产品经营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不是一放了之,将生产者、经营者推向市场就万事大吉,还需要有相应的市场载体加以组织和实现。目前重要的工作是改变当前仅仅一买一卖的现货交易局面。按产业化要求提升市场功能,确实使市场起到规范交易行为,稳定市场产销作用。一是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从商品型经营转到品牌型经营上来,创造市场自己的品牌。凡进入市场的羊业产品均需经过严格的分选、验货,最后在统一的分类标准下分别打包,其质量、规格、重量均由市场负责,有任何技术上的差错,由市场负责赔偿,交易商只需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满意的价位即可。二是以初加工构造市场基础。综合国内外羊业产品市场特点,一买一卖方式的交易市场很难长久立足。其原因是羊业产品价值大、差价小、抗风险能力弱,不通过加工增值是很难持久的,需要考虑到羊业产品收购的季节性和需求的常年性。因此大力发展加工户,辐射交易面和交易量,逐步扩大市场交易份额,最终形成交易平台。三是发展电子商务,逐步向由现货为主向网上交易、期货方向发展。
 
  积极推广拍卖方式、流通方式,与国际接轨根据国际市场的经验,拍卖和期货将是羊业产品市场运作的基本形式。目前国内羊业产品通过拍卖方式进行交易的只有南京羊毛市场,还有现货交易的张家港羊毛交易市场。但是由于羊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一,千家万户的生产者参加这种拍卖活动既不经济也不现实,所以每年交易量不到1000吨,对整个市场影响不大。从新疆的实践来看,组织区域性拍卖,是目前生产条件下最好的选择。通过几年的拍卖活动,逐步提高羊毛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从而提高产业化程度,逐步由区域市场向全国市场过渡。推广拍卖形式符合羊业产业化要求,对发展生产、助农增收起到作用。
 
  采取多种合作方式,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一是积极组织农牧民兴办羊业专业合作社,使分散的农牧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增强农牧民作为经营主体的物资基础。二是发展股份合作关系,以企业集团为龙头,生产基地和农户结成紧密的产、加、销一体化生产体系。三是以产品为龙头,组建各类协会,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
 
  综上所述,羊业产业化必须借助各种载体来实现,因此经营体制必须按照生产与经营一体化的方式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向羊业强国方向发展,羊业才会在市场中显示出充满生机的竞争力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