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去年以来争相表现出建设光伏电站冲动的主要省份而言,国家能源局主管官员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
去年以来,作为应对金融危机、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举措之一,我国酝酿启动此前发展滞缓的国内光伏发电市场。作为探路之举,国家能源局去年3月举行了甘肃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场项目的特许权招标,中标电价1.09元/千瓦时,这一项目于去年8月开工建设。
在建设光伏电站方面,地方政府表现出空前的热情。甘肃、宁夏、青海、江苏等日照资源丰富的省份,去年纷纷出台了大规模的光伏电站建设规划,以国有发电企业为主导的投资商也纷纷在这些地区抢占优质资源,其规划建设的光伏电站,无论是单个项目的规模还是每个省区的总体规模,均明显超过了国家的初步计划。
“现在很多地方的光伏电站建得很快,但没有示范意义,难以推动技术进步,就是为了把电站建起来。”史立山说。
目前,制约光伏发电产业快速发展的成本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尽管金融危机中光伏电池主要原材料多晶硅的价格大幅下降,光伏发电的成本已下降到1元-1.5元/千瓦时,但与火电等常规能源相比,依然较高,而国家提供的补贴较为有限。
史立山表示,目前不仅光伏电池成本较高,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也居高不下。以宁夏为例,即便不计电池成本,建设1千瓦光伏电站的成本也达到8000元,与水电建设成本相当。在他看来,由于成本较高,今后如何大规模发展太阳能,需要冷静思考。
史立山提出,光伏电站建设要坚持试验示范,以规划为依托,合理把握建设规模。新建的光伏电站一方面主要用于新技术、新工艺的示范,为将来推广应用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主要用于解决特殊地区和特殊行业的用电问题。
(来源:经济观察网)
(赵秋艳编辑)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