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模具行业南资北移东三省的消息不胫而走,这都是源于今年3月东北三省模具行业高峰会议。随着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发展,东北地区对模具等配套产品需求旺盛。以沈阳、长春市需求最为迫切。
据了解,目前,沈阳正以铁西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主体,以汽车城和航高基地为两翼,以浑南、沈北和县域发展空间为重要载体,拉开工业全面振兴的新格局。工业战线调结构、重点企业上水平,将是沈阳工业高起点迈进“十二五”的突破口。沈阳今年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全面启动新兴产业建设计划。东北地区模具生产企业较少,磨具产业首当其冲。
模具产业俗称“工业之母”,是制造业中最重要的基础性行业,被经济学家称为“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位于沈阳辽中县的辽中近海经济区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机械模具工业园,力争3~5年内,拥有10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集团,拥有5个能够引领世界行业技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产品,建成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20个,实现园区总产值400亿元。此举对优化沈阳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以及致富一方百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沈阳模具工业产业园发展蓝图
模具工业产业园发展蓝图规划面积为5Km2,将整合沈阳模具产业资源,成为规划科学、主业突出、配套完备、生态优美、服务优质、宜业宜居、辐射带动力强的全省示范性产业园,成为全国模具生产研发的中心,成为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先进模具产业化专业基地。现已有13家企业开工建设,园区初期将引进冲压模具、塑料模具、压铸模具生产企业。近期园区将引进大型机床工具、汽车制造、食品包装模具生产企业,并给予重点扶持政策。罗百辉分析认为,东北的模具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但是随着东北经济的升温,带动了整个市场的发展步伐。从东北一年一届的东北机床、工模具展,到辽中打造模具工业基地,充分说明东北地区的模具产业正在向积极有序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盯准这个前景无限的大市场。2010年3月18日,第十一届东北国际机床、工模具展览会即将在沈阳辽宁工业展览馆召开。届时将有上百家业内知名企业汇集于此。作为东北春季最具权威及专业性的行业盛会,为欲开拓东北市场的企业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的展示机会,同时也为东北地区的众多买家提供了最便捷的采购平台。
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模具产业不仅是高附加值产业(平均利润率在30%以上),更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产业——制造业之母。汽车、电子、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通讯和军工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国际国内市场看,模具业的市场潜力可谓巨大。国际市场的年需求高达600多亿美元,国内市场年需求也高达800亿元人民币,而且还在以每年15%速度增长。与巨大的市场需要相比,我国目前模具产品的供给量严重不足。目前国内模具生产能力仅为600亿元人民币,且多为低端模具产能。东北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模具需用量巨大,尤其是随着振兴步伐加快,内资、外资抢滩登陆东北,工业模具需求更将急速上升,模具市场前景广阔。罗百辉预测,辽宁模具产业基地的建设将极大改善东北装备制造业基地模具匮乏的局面,辐射东北亚,同时产品将面对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前景可观。
整合沈阳模具产业资源
作为省级开发区,近海经济区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总面积668平方公里,5年内,区内人口将由现在的28万增加到50万,800家颇具规模的企业将实现产值1000亿元,将整合沈阳模具产业资源,成为规划科学、主业突出、配套完备、生态优美、服务优质、宜业宜居、辐射带动力强的全省示范性产业园,成为全国模具生产研发的中心,成为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先进模具产业化专业基地。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分析认为,近海经济区凝聚了老工业基地的城市元素,承接了沈西工业走廊的产业转移。位于沈西工业走廊南桥头堡的近海经济区的崛起,将带动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发展。在近海经济区发展模具产业,不光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对促进沈阳乃至辽宁制造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