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莓产业发展六大态势
我国已初步形成由北到南6个生产区域:以保护地栽培为特色的辽东半岛产区,鲜食与加工兼顾的山东半岛产区,加工与鲜食品种兼顾的长江流域,以加工品种为主的贵州、四川产区,以早熟鲜食品种为主的云南产区以及正在形成中的以鲜食为主的华南产区,各产区的生态特征不同,其相应的试验品种也各异。
1)是未来将以鲜果为主要市场,优异的鲜果品质成为市场的追求;
2)是价格杠杆因素将驱动老蓝莓果园的更新换代,生产效能不高的品种将被逐步替代;
3)是国际浆果巨头对我国蓝莓产业的投资将倒逼国内企业进行技术改进与升级;
4)是“优势产区、优势品种、优异品质”三优理念指导下的区域化生产将成为主流,而不适宜种植蓝莓的地区,其产业发展将步履缓慢甚至逐渐萎缩;
5)是在“全产业链生产”企业主导、布局和掌握鲜果市场前提下,“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将成为主要的生产模式;
6)是以蓝莓果汁、饮料、果干为主导的加工产品将稳步快速发展,并带动以加工原料为目标的加工品种种植。
进口赞比亚鲜食蓝莓植物检疫要求
一、检验检疫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三)《进境水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赞比亚共和国农业部关于赞比亚鲜食蓝莓输华植物检疫要求的议定书》。
二、允许进境商品名称
商品级鲜食蓝莓,学名Vaccinium L.,英文名Fresh blueberry(以下简称“蓝莓”)。
三、允许的产地
赞比亚共和国Chisamba地区。
四、批准的果园、包装厂
输华蓝莓果园、包装厂、冷藏库及处理设施均须在代表赞比亚共和国农业部(以下简称“MOA”)的植物检疫局(以下简称“PQPS”)审核备案,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以下简称“GACC”)和PQPS共同批准注册。注册信息需包括名称、地址及标识代码,以便在出口产品不符合本检疫要求规定时准确溯源。注册名单应在每年出口季节前,由PQPS向GACC提供。获得批准的企业名单可在GACC网站查询。
五、中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1,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
2,纳塔尔实蝇Ceratitis rosa;
3,非洲芒果实蝇Ceratitis cosyra;
4,可可实蝇Ceratitis punctata;
5,无花果蜡蚧Ceroplastes rusci;
6,拟长尾粉蚧Pseudococcus longispinus;
7,黑丝盾蚧Ischnaspis longirostris。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微信公众号:CIE-DATA